大皰性鼓膜炎 2009年01月0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大皰性鼓膜炎(myringitis bullosa)又稱出血性大皰性鼓膜炎(myringitis bullosa hemorrhagic),是鼓膜及其鄰近外耳道的急性炎症,多爲單側性。

病因病理病機

一般認爲系病毒感染所致,可發生於上呼吸道其他病毒性感染之後,多與流感流行有關。

臨牀表現

突感劇烈耳痛、耳悶脹感或輕度聽力障礙。檢查可見鼓膜及鄰近外耳道皮膚充血,常於鼓膜後上方出現一個或多個紅色或紫色的血皰。血皰破裂時可流出少許血性滲出液,形成薄痂而漸愈。輕者血皰內液體可被吸收而附薄痂。

治療

治療原則爲緩解耳痛,防止感染。耳痛劇烈者,可在無菌操作下挑破血皰,酌情服用止痛劑。耳部行透熱療法以促進液體吸收。大皰未破時予1~3%酚甘油滴耳;大皰破後可滴0.5%金黴素甘油。服用抗病毒劑,全身應用抗生素,以防繼發細菌感染。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