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芽 2014年09月22日修訂版

BY wangyuan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稻芽藥典標準

品名

稻芽

Daoya

ORYZAE FRUCTUS GERMINATUS

來源

本品爲禾本科植物稻Oryza sativa L.的成熟果實經發芽乾燥的炮製加工品。將稻穀用水浸泡後,保持適宜的溫、溼度,待鬚根長至約1cm時,乾燥。

性狀

本品呈扁長橢圓形,兩端略尖,長7~9mm,直徑約3mm。外稃黃色,有白色細茸毛,具5脈。一端有2枚對稱的白色條形漿片,長2~3mm,於一個漿片內側伸出彎曲的鬚根1~3條,長0.5~1.2cm。質硬,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淡。

檢查

出芽率

取本品,照藥材取樣法(附錄ⅡA),分取對角兩份供試品至約10g,檢查出芽粒數與總粒數,計算出芽率(%)。

本品出芽率不得少於85%。

稻芽飲片

炮製

稻芽

除去雜質。

炒稻芽

取淨稻芽,照清炒法(附錄Ⅱ D)炒至深黃色。

焦稻芽

取淨稻芽,照清炒法(附錄Ⅱ D)炒至焦黃色。

性味與歸經

甘,溫。歸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

消食和中,健脾開胃。用於食積不消,腹脹口臭,脾胃虛弱,不飢食少。炒稻芽偏於消食。用於不飢食少。焦稻芽善化積滯。用於積滯不消。

用法與用量

9~15g。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