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辨證

中醫辨證方法 中醫診斷學 鍼灸學 中醫學 中醫辨證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ìng yīn biàn zhèng

2 英文參考

categorical identification in terms of causes of diseas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etiolog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病因辨證辨證方法之一[1]。指以中醫病因病機理論爲指導,分析推求致病原因及機體反應性的辨證方法[2]。即通過分析患者的臨牀表現,根據各種病因的致病特點,來推求病因,從而給治療提供依據[2]。如眩暈、震顫、抽搐多屬於風;發熱煩躁、發狂、神昏多屬於火等[3]。這種分析方法,稱爲辨證求因[3]病因辨證的內容主要包括六淫疫癘七情、飲食、勞逸、外傷[3]病因辨證辨證學中帶根本性的部分,是辨證準確與否的關鍵[3]。臨牀上常結合八綱辨證來互相補充[3]。《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記載的病機十九條,是將多種病症用病因病機予以概括歸納,是研究病因辨證的範例[3]

4 六淫

六淫是風、寒、暑、溼、燥、火六種病邪的合稱[3][4]。 風、寒、暑、溼、燥、火在正常情況下稱爲六氣六氣太過、不及或不應其時,影響到人體的調節適應功能病原體的孳生傳播,成爲致病的邪氣,則稱六淫[5][5]六淫屬於外感病(包括一些流行病和傳染病)的病因[5][5]六淫致病,自外而入,稱爲外因[5][5]。《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然六淫,天之常氣,冒之則先自經絡流入,內合於臟腑,爲外所因。”

4.1 風證

①發病急,變化快,病變部位多在頭面或肌表。②症狀有遊走性,瘙癢,惡風,動搖歪斜(如抽搐、震顫、眩暈口眼斜,甚則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等特點,臨牀常有其他兼證。③外風多在外感病中出現,可見風寒風熱風溼風水等。內風內傷病或熱性病過程中出現,可見肝陽化風熱極生風陰虛血虛動風等,應注意鑑別。

4.2 寒證

症狀及舌脈同八綱辨證中寒證。②外寒通常在外感病中出現,內寒多在內傷病過程中出現(相當於陽虛),應注意鑑別,並須注意寒證化熱,及有無其他兼證

4.3 暑證

①夏季發病,起病急驟。②症狀有熱、渴、煩、汗的特點,甚則昏迷。③伴見氣虛,津虧的症狀

4.4 溼證

①溼盛季節,潮溼環境脾虛者多發。②有頭身痠麻沉重,胸悶痞脹泄瀉水腫,分泌物、排泄物污濁及纏綿難愈等特點,舌苔多膩。③溼可從熱化溼熱證)或從寒化(寒溼證)。

4.5 燥證

①多發於秋季,或熱病、汗、吐、下、失血後。②症狀乾燥、陰虧的特點。見皮膚乾燥皸裂,口鼻乾燥咽乾口渴等。③外燥多在感受秋季燥邪後發病,有溫燥涼燥之分。內燥多在內臟津液虧損的病證中出現,應注意鑑別。

4.6 火證

①有各種熱的症狀,並有傷津、動血、面紅目赤舌紅、脈數等特點。②虛火多在陰虛、血少、津虧證中出現,實火多在實熱證中出現,臨牀應注意鑑別。③風、寒、暑、溼、燥均可化火

5 疫癘

疫癘指具有強烈傳染性,可造成一時一地流行的疾病[6]。見《諸病源候論》卷十。又名瘟疫時氣[6]。《醫學入門》卷四:“疫疾如有鬼癘相似,故曰疫癘,又曰時氣。”溫疫是感受疫癘之氣,造成流行性急性傳染病的總稱[7]。《黃帝內經素問·本病論》:“民病溫疫早發,咽嗌乃幹,四肢滿,肢節皆痛。”

後世常見者爲:

1.暑熱疫毒伏邪於胃。症見壯熱煩躁頭痛如劈,腹痛泄瀉,或見衄血、發癍、神志昏迷舌絳苔焦等。治宜清瘟解毒(見《疫疹一得》)。[7]

2.癘氣疫毒,伏於募原。初起憎寒壯熱,旋即但熱不寒頭痛身疼,苔白如積粉,舌質紅絳,脈數等。治宜疏利透達(見《瘟疫論》)。[7]

6 七情

七情是人的情志活動的統稱,具體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這是人類精神意識對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應[7][8]。在正常的情況下,七情一般不會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感刺激,超過了人體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動範圍,使人體氣機紊亂,臟腑陰陽氣血失調,纔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由於它是造成內傷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稱“內傷七情”。《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又包括某些內臟病變而繼發的病態情志活動。如《黃帝內經靈樞·本神》:“肝氣虛則恐,實則怒。”[9]

6.1

喜爲七情之一。屬正常的情志活動[10]。《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心在志爲喜。”《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喜則氣緩。”但暴喜無度,則可成爲致病因素。《黃帝內經靈樞·本神》:“喜怒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黃帝內經素問·陰 陽應象大論》:“暴喜傷陽,暴怒傷陰。”

6.2

怒爲七情之一。惱怒過度可引起臟腑氣血病變[11]。《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暴怒傷陰”,“怒傷肝”。臟腑氣血病變可出現情緒急躁易怒。《素間·四時逆從論》:  “血氣上逆,令人善。怒。”《素問,舉痛論》:“怒則氣上。”《靈樞本神》:“肝氣虛則恐,實則怒。”

6.3

憂爲七情之一。憂慮過度可引起內臟病變[12]。《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憂傷肺。”《素問,宣明五氣篇》:“(精氣)並於肝則憂。”《靈樞邪氣藏府病形》:“愁憂恐懼則傷心。”

6.4

思爲七情之一。即思慮。《黃帝內經靈樞·本神》:“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思慮過度可致氣機鬱結,甚而傷及脾的運化功能。《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思則氣結。”《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思傷脾。”[13]

6.5

悲爲七情之一。悲哀過度可傷髒氣。 《黃帝內經靈樞·口問》:“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而內臟病變亦可致易悲之症。《靈樞本神》:“心氣虛則悲。” 《素問,宣明五氣》,“(精氣)並於肺則悲。”[14]

6.6

恐爲七情之一。因恐懼過度引致髒氣病變。《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恐傷腎。”《黃帝內經靈樞·口問》:“大驚卒恐則血氣分離,陰陽破散經絡厥絕,脈道不通。”《素問,舉痛論》:“恐則氣下。”內臟病變可出現氣怯驚恐。《黃帝內經靈樞·本神》:“肝肝氣虛則恐。”[15]

6.7

驚爲生理名詞。七情之一[16]

7 外傷

出《黃帝內經素問·移精變氣論》。

1.損傷病證分類之一。一般指撲擊跌僕所致皮膚肌肉、筋骨的損傷[17]

2.與七情內傷相對而言。可指六淫外邪所傷,如傷風傷寒傷溼傷暑等。[17]

8 其他

8.1 氣滯證

①發病與情志變化有密切關係,亦可發生溼痰中阻或食滯中焦時。②症狀竄痛脹痛噯氣矢氣活動後減輕,以及痞塊聚散無常爲特點。

8.2 血瘀證

①多發生氣滯、寒凝、熱結外傷後。②以刺痛、刀割樣痛,痛處不移,痞塊固定,或經血紫暗有塊等爲特點。③脣舌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舌下靜脈曲張,脈澀或結代

8.3 痰飲

①發病與肺、脾、腎三髒功能失調有關。②症狀以咳吐痰涎,喉中痰鳴痰證),或胸脅滿悶,喘息咳唾不得臥,或腹中腸鳴漉漉有聲(飲證)等爲特點。③舌苔多膩,脈多滑。痰飲停留部位不同產生不同的病證,如痰停留於皮下則爲“瘰癧”,飲停脅下則爲“懸飲”等。④痰飲多具有溼證特點。

8.4 食滯證

①發病與飲食不節有關。②症狀腹痛噯腐、吐瀉酸臭、惡食、脘腹痞滿等爲特點。

8.5 蟲積

①發病與飲食不潔、生食習慣有關。②症狀以腹中陣痛、便蟲、吐蟲、嗜食異物、鼻孔肛門瘙癢爲特點。③有些患者有面生白斑,鞏膜有藍黑斑點,或有面黃肌瘦等體徵。

病因時要注意是一種病邪致病,還是數種病邪合病,亦可互相轉化致病。

9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93.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69.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68.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59.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04.
  7.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04.
  8. ^ [8]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4.
  9. ^ [9]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6.
  10. ^ [10]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70.
  11. ^ [1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61.
  12. ^ [1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12.
  13. ^ [1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34.
  14. ^ [1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66.
  15. ^ [1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75.
  16. ^ [1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27.
  17. ^ [1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1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