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脫性骨軟骨炎 2009年01月08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多數人認爲與外傷骨軟骨骨折或反覆輕度外傷導致血運障礙,骨軟骨壞死脫落所致,也有人提出細菌栓子或脂肪栓塞終末動脈以及家族遺傳等有關。碎片包括軟骨和其下方骨質。碎片與母骨之間有纖維蒂相連或無蒂遊離。母骨和碎片斷離面有纖維組織或纖維軟骨覆蓋和少量新骨形成。完全遊離體碎片爲遊離體吸收滑液營養而不斷增大。遊離體大小、數目不等,可發生關節絞鎖。蒂斷裂導致關節內血腫,關節磨損產生增生性關節炎。

治療措施

未分離碎片,採用非手術療法3~6個月,如石膏固定、股四頭肌練習、服維生素C、D和鈣片等。非手術療法對16歲以下兒童療效尚好,成人療效不佳。遊離體宜早期手術摘除,避免損傷關節。

臨牀表現

好發於16~25歲之間的男性,膝、肘關節常見,髖、肩、踝或蹠趾關節也可見到。通常侵蝕一個關節,無全身症狀。可有關節鈍痛、活動加重,休息減輕,關節腫脹輕。遊離體可出現關節絞鎖、血腫和創傷性關節炎。可查到關節腫脹、積液、壓痛、觸及包塊,活動受限可聞捻發音。肌肉萎縮。股骨內髁和外髁、髕骨關節面、肱骨外髁、橈骨小頭、踝關節的距骨內上均可發病,可引出壓痛。

輔助檢查

因碎片主要爲軟骨,早期X線多無發現,如碎片大可見關節面缺損或透亮界線。所以遊離體多小於實際大小(外包軟骨緣故)。晚期關節增生性改變。

鑑別診斷

應與骨端無菌壞死症和早期邊緣性骨結核鑑別。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