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霜 2009年12月07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全國中草藥彙編》:百草霜

拼音名

Bǎi Cǎo Shuānɡ

別名

鍋底灰、鍋煙子

來源

爲雜草經燃燒後附於鍋底或煙筒中所存的煙墨。刮下或掃下,過細篩,除淨雜質。

性狀

爲烏黑色粉末或結成小顆粒,手捻即爲細末。質輕細,似霜,隨風可以飛揚,入水則漂浮而分散。無臭,無味。

性味

辛,溫。

功能主治

止血,止瀉。用於吐血,咯血,便血,功能性子宮出血,腹瀉,食積瀉痢。外用治外傷出血,衄血。

用法用量

1~3錢;外用適量,撒敷患處。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華本草》:百草霜

出處

出自《本草圖經》

拼音名

Bǎi Cǎo Shuānɡ

英文名

Plant Soot, Soot from the bottom of a boiler

別名

月下灰、竈突墨、釜下墨、竈突中塵、釜臍墨、釜月中墨、鐺墨、竈額上墨、釜底墨、鍋底黑、鐺底煤、竈額墨、釜煤、釜炲、鍋底灰、竈煙煤、竈煤、鍋煙子

來源

藥材基源:爲稻草、麥秸、雜草燃燒後附於鍋底或煙囪內的黑色菸灰。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uligo Plantae

採收和儲藏:從燒柴草的鍋底或煙囪內刮取,用細篩篩去雜質,置瓶中用。

性狀

性狀鑑別 本品爲粉末狀,或粘結成小顆粒狀,手捻之即成粉末。黑色。體輕,質細似霜,入水則漂浮而分散。觸之沾手,無油膩感。氣微,味淡微辛。以色黑、體輕、質細、無雜質者爲佳。

化學成份

主含碳粒。

性味

苦;辛;性溫

歸經

肝;肺;胃經

功能主治

止血;消積;清毒散火。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帶下;食積;痢疾;黃疸;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臁瘡;白禿頭瘡;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1-3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

注意

陰虛內熱者慎服。

附方

1.疏血丸(《醫宗金鑑》),治腸出血及子宮出血。2.六神丸(《中藥製劑手冊》),主治咽喉腫痛,單雙乳蛾,疔瘡癰癤等症。3.治衄血不止方(《本草綱目》):百草霜末吹之。4.治口舌生瘡方(《方脈正宗》)。5.治咽喉無故腫閉方(《方脈正宗》)。6.治小兒食積疳膨方(《方脈正宗》)。7.治血痢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8.治卒下血不止方(《外臺祕要》)。9.治婦人白帶方(《永類鈐方》)。10.治婦人崩血大脫方(《本草匯言》)。

各家論述

1.《本草圖經》:主消化積滯,今人下食藥中多用之。

2.《綱目》:止上下諸血,婦人崩中帶下、胎前產後諸病,傷寒陽毒發狂,黃疸,瘧痢,噎膈,咽喉口舌一切諸瘡。

3.《玉楸藥解》:斂營止血,請熱消瘀。專止失血,吐衄便血,產漏諸血。

4.《醫林纂要》:瀉心降火,去妄熱,止妄血,下氣消積行痰。

5.《現代實用中藥》:塗白癬及頭部溼疹。

6.《本草經疏》:百草霜乃煙氣結成,其味辛,氣溫無毒。辛主散,故能消化積滯及下食也。凡血見灰則止,此藥性能止血,復能散瘀滯,故主上下諸血及崩中帶下、胎前產後諸病。雖能止血,無益腸胃,救標則可,治本則非;故不宜多服。

7.《本草匯言》:百草霜,解三焦結熱,化藏府瘀血之藥也。蘇頌主化小兒食積症塊,婦人氣痞血瘕,取此得火氣之輕揚,而散陰凝陳聚之物也。瀕湖治黃疸瘧脹,咽喉腫閉,口舌生瘡,取此得火氣之輕升,而發越溼熱痰氣搏結之疾也。雜病方用治吐、衄、崩血不止者,謂其輕浮火化之質,且色之黑也,血見黑即止,亦從治熱勝動血而安營血之暴走也。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