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 791—2021 鉤蟲檢測及蟲種鑑定標準 鉤蚴培養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 鉤蟲檢測及蟲種鑑定標準 衛生標準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 S / T 7 9 1 — 2 0 2 1 gōu chóng jiǎn cè jí chóng zhǒng jiàn dìng biāo zhǔn gōu yòu péi yǎng fǎ

2 英文參考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of hookworm—Hookworm larvae coproculture techniques

3 基本信息

ICS 11.020

CCS C 6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WS/T 791—2021《鉤蟲檢測及蟲種鑑定標準 鉤蚴培養法》(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of hookworm—Hookworm larvae coproculture techniques)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於2021年11月23日《關於發佈《囊尾蚴病診斷標準》等3項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的通告》(國衛通〔2021〕11號)發佈,自2022年05月01日起實施。

4 發佈通知

關於發佈《囊尾蚴病診斷標準》等3項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的通告

國衛通〔2021〕11號

現發佈《囊尾蚴病診斷標準》等3項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編號和名稱如下:

WST 381—2021 囊尾蚴病診斷標準(代替WS/T 381—2012)

WST 791—2021 鉤蟲檢測及蟲種鑑定標準 鉤蚴培養法

WST 792—2021 日本血吸蟲抗體檢測標準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上述標準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WS/T 381—2012同時廢止。

特此通告。

國家衛生健康委

2021年11月23日

5 前言

本標準由國家衛生健康標準委員會寄生蟲病標準專業委員會負責技術審查和技術諮詢,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協調性和格式審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負責業務管理、法規司負責統籌管理。

本標準起草單位: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許汴利、鄧豔、鄭彬、陳偉奇、張雅蘭、陳穎丹、阮衛、張紅衛。

6 標準正文

鉤蟲檢測及蟲種鑑定標準鉤蚴培養法

6.1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鉤蚴培養法對十二指腸鉤口線蟲美洲板口線蟲進行檢測方法。本標準適用於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對鉤蟲檢測和蟲種鑑定

6.2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範性引用而構成本標準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於本標準;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標準。

WS 233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

WS/T 439 鉤蟲病的診斷

6.3 3 術語和定義

WS/T 439 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準。

3.1

十二指腸鉤口線蟲 Ancylostoma duodenale

十二指腸鉤蟲

屬於鉤口科、鉤口線蟲屬,我國主要分佈於北方地區。

3.2

美洲板口線蟲 Necator americanus

美洲鉤蟲

屬於鉤口科、板口線蟲屬,我國主要分佈於南方地區。

3.3

鉤蚴 hookworm larvae

鉤蟲幼蟲

注:分爲桿狀蚴和絲狀蚴兩個階段,絲狀蚴爲感染階段幼蟲,其形態特徵有助於蟲種鑑定

6.4 4 儀器設備

4.1 生物顯微鏡(物鏡 10 倍、40 倍,目鏡 10 倍)。

4.2 培養箱(隔水式恆溫)。

4.3 目鏡測微尺(5mm/50/0.1mm)和物鏡測微尺(1mm/100/0.01mm)。

6.5 5 試劑或材料

5.1 試管(12.0cm×1.5cm)或 15mL 離心管。

5.2 濾紙條(12 cm×2 cm),邊緣整齊、無毛邊,對孔徑、流速無要求。

5.3 蒸餾水

5.4 試管架。

5.5 載玻片(76 mm×26 mm)。

5.6 蓋玻片(20 mm×20 mm)。

5.7 吸管(2mL、10mL)。

5.8 鑷子。

5.9 刮棒(加藤板配套刮棒適用)。

5.10 溫度計

6.6 6 檢測步驟

6.6.1 6.1 樣本採集

取 5g~10g 新鮮糞便置於糞便採樣盒或採樣袋內,標記待檢樣本編號、採集日期,樣本應及時送檢。如未能及時檢測,在 4℃~8℃條件下冷藏保存,時間應不超過 24h。

6.6.2 6.2 樣本檢測

6.2.1 在試管上標註待檢樣本編號和日期。

6.2.2 試管內加入室溫蒸餾水約 2mL。

6.2.3 將濾紙條沿長軸對摺,以保持挺直。

6.2.4 用刮棒取 0.3g~0.5g 糞便,均勻塗抹於濾紙中段偏上部,左右各留約0.5cm,上端留約1cm,下端留約 2.5cm 空白(見附錄 A)。

6.2.5 將塗有糞便的濾紙插入試管,濾紙插入水中的深度以糞膜下緣距水面上1cm爲宜(見附錄A)。

6.2.6 將試管置於培養箱內,31℃培養 4 d,或室溫 26℃~30℃培養 6 d~8 d。培養期間每日觀察管底水量,必要時沿管壁加蒸餾水保持原始液麪高度,防止乾燥

6.2.7 分離幼蟲:取出試管,沿管壁加入 45 ℃蒸餾水,淹沒濾紙上的糞膜,1 h 後用鑷子取出濾紙條,棄去。將培養管置於試管架上靜置 1 h,吸去上清液,留取約 0.5 mL 沉澱液。

6.6.3 6.3 鏡下觀察

將試管底部浸於 50 ℃~60 ℃的熱水內製動 2min~3min。吸取管內沉澱物1 滴~3 滴於載玻片上,加蓋玻片,將載玻片置於低倍鏡下(10×10)弱光檢查,發現疑似蟲體後置於高倍鏡下(40×10)觀察形態結構,用測微尺測量幼蟲大小

6.6.4 6.4 結果判定

若一份樣本所有沉澱物中均未檢出鉤蚴,判爲陰性;若檢出鉤蚴,判爲陽性。根據絲狀蚴形態特徵進行十二指腸鉤蟲和美洲鉤蟲鑑定(見附錄 B),並與其他土源性線蟲絲狀蚴進行鑑別(見附錄C)。

6.6.5 6.5 廢棄物處置

實驗中所有材料應按照 WS 233 進行處理。

7 附錄A(資料性)鉤蚴培養法操作示意圖

鉤蚴培養法操作可參照圖A.1和圖A.2。

圖.png

圖A.1 糞樣塗抹示意圖

圖.png

圖A.2 濾紙條及離心管位置示意圖

8 附錄B(資料性)十二指腸鉤蟲與美洲鉤蟲絲狀蚴的鑑別

鉤蚴分爲桿狀蚴和絲狀蚴兩個階段,自卵內剛孵出的幼蟲爲桿狀蚴,桿狀蚴經過兩期發育成爲絲狀蚴,長約0.5mm~0.7mm,體表覆有鞘膜,口腔封閉,在與食管連接處有2個角質狀的矛狀結構,稱口矛。此期幼蟲形態特徵明顯,兩種鉤蟲絲狀蚴的鑑別要點見表B.1、圖B.1。

表B.1 十二指腸鉤蟲與美洲鉤蟲絲狀蚴的鑑別要點

鑑別要點十二指腸鉤蟲絲狀蚴美洲鉤蟲絲狀蚴
外形細長,自頭至肛門寬度相近粗短,自食管基部起漸次縮小
口矛難見到或細、短較易見到,呈暗色桿狀頭端
形態扁平,中間微有凹陷圓形,無凹陷鞘膜
橫紋不顯著顯著
食管與腸連接處呈微細顆粒狀橫帶透明狀橫帶
腸管管腔較窄,腸細胞顆粒豐富管腔較寬,腸細胞顆粒少
生殖原基腸管中部稍後腸管中部稍前

圖.png

圖B.1 十二指腸鉤蟲及美洲鉤蟲絲狀蚴形態示意圖(仿WHO)

9 附錄C(資料性)鉤蟲與其他土源性線蟲絲狀蚴的鑑別

鉤蟲與類圓線蟲屬(Strongyloides)、毛圓線蟲屬(Trichostrongylus)、結節線蟲屬(Oesophagostomum)等絲狀蚴可通過鞘的有無、食管佔體長比例、腸管腔直或彎曲、蟲體尾端形態等特徵進行蟲種鑑別,主要鑑別要點見表C.1,圖C.1。

表 C.1 鉤蟲糞類圓線蟲東方毛圓線蟲絲狀蚴的形態鑑別

鑑別點鉤蟲糞類圓線蟲東方毛圓線蟲
體長(mm)0.5~0.70.50.75
咽管爲體長的 1/5爲體長的 1/2,咽管球不明顯爲體長的1/4
生殖原基在蟲體的中部在蟲體後部-
尾端尖細分叉小球狀物

圖.png

圖 C.1 土源性線蟲絲狀蚴檢索圖(仿餘森海, 1992.)

10 參考文獻

[1] 吳觀陵. 人體寄生蟲學. 4 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2] 許隆祺. 圖說寄生蟲學寄生蟲病. 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

[3] 薛純良, 許隆祺. 寄生蟲病診斷與治療. 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

[4] 餘森海, 許隆祺. 人體寄生蟲學彩色圖譜.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5] 諸欣平, 蘇川.人體寄生蟲學. 9 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6] Harada Y, Mori O. A new method for culturing hookworm. Yonago Acta Med. 1955, 1:177–179.

[7] Kitvatanachai S, Taylor A, Rhongbutsri P, et al. Modified Harada-Mori and simple wet mount todetermine hookworm infections in Yo Island urban area, Songkhla, Southern Thailand. Trop MedHealth. 2019, 47(27):1-5.

[8] Martín-Rabadán P, Muñoz P, Palomo J, et al. Strongyloidiasis: the Harada---Mori test revisited. ClinMicrobiol Infect. 1999, 5(6):374-376.

[9] Report of a WHO Scientific Group.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666:Infestinalprofozoan and helminthic infections. 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 and WorldHealthOrganization.1981.

大家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