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部深筋膜切開及動脈探查術

手術 上肢骨折與脫位的手術 小兒外科手術 肱骨髁上骨折併發症的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ǒu bù shēn jīn mó qiē kāi jí dòng mài tàn chá shù

2 英文參考

fasciotomy of elbow and arterial exploration

4 分類

小兒外科/上肢骨折脫位的手術/肱骨髁上骨折併發症的手術

5 ICD編碼

79.31

6 概述

肘部深筋膜切開及動脈探查術用於肱骨髁上骨折併發症的手術。與成人靜止的和發育成熟骨骼相比,兒童骨骼無論結構上,還是功能上都與之截然不同;發育中的骨骼在生理和生物力學上容易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害。兒童骨折根據受累部位的不同(骨骺、骺板、幹骺端和骨幹)可能導致繼發性解剖改變。爲了解兒童肌肉骨骼系統損傷,必須熟悉發育骨骼解剖知識以及發育中軟骨與骨構成比例的變化導致生理功能生物力學的改變,如新生兒骨骼具有很高的生物學彈性,這種彈性隨着生發育逐漸減少,到青少年或青年,已逐漸轉變爲彈性很小的堅硬骨骼

處理兒童骨折,必須熟悉損傷機制和受傷部位短期和長期的生物學改變,特別是累及了生長機制,並據此指導治療。與成人相比,兒童骨折具有許多不同特點:①兒童有骨骺,骨骺具有縱向和橫向生長能力骨折如累及骺板或骨骺骨化中心可導致早期或晚期骨骼發育障礙;②兒童骨折比較常見;③兒童關節損傷脫位韌帶分離非常少見;④兒童骨膜較厚、較堅韌。兒童骨膜與骨幹和幹骺端附着鬆散,而與骨骺附着緊密。所以當骨折時,骨膜容易與骨幹和幹骺端分離。此外,兒童骨膜具有較強成骨生物學活性。由於上述特性,當骨折時,凹側骨膜與骨幹分離保持完整,對骨折的移位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利用上述特性,可以幫助骨折的復位;由於上述特性,骨折骨膜下骨痂形成較快;而當骨折骨全部丟失時,只要骨膜袖相對完整,就有可能再生出丟失的骨。

由於X線可以不同程度地穿透軟骨和骨組織構成的骨骺,所以,除非採用特殊檢查,如關節造影和MRI,很難通過普通X線片對骨骺損傷做出診斷。有些骨折在早期的X線檢查中很難做出診斷,直到隨訪發現骨膜下骨痂形成才確診。骨掃描和MRI在少見的創傷中,可以增加診斷的準確性,但由於年幼兒的不配合,常需要基礎麻醉,診療費用增加很大,因此,不能作爲常規檢查

發育中的兒童,骨的塑形發生在骨幹和幹骺端,特別是後者,可使錯位癒合的骨折端自行矯正達到解剖對位和恢復正常生物力線。然而,這種塑形是有條件的,準確解剖復位是任何骨折治療的基本目的。骨和軟骨的塑形能力取決於正常體重的應力、肌肉收縮關節運動的刺激和內在的控制機制,如骨膜。年齡越小、骨折端越靠近骺板、成角畸形越接近關節運動方向的平面,完全矯正的潛力越大。這種塑形特性在骨折靠近鉸鏈關節時特別明顯,如膝關節、踝關節、肘關節和腕關節。當骨折發生在上述關節附近時,如果成角畸形處在關節運動方向平面,則塑形迅速完全;否則,塑形能力有限。如肱骨髁上骨折外翻畸形,很難自行矯正。同樣,旋轉畸形通常也不能自行矯正

骨折發生後,通過增加幹骺端、骺板和骨骺的血液循環刺激骨骼過度縱向生長。因此,在一定年齡組內,一定程度的短縮畸形(背靠背對位)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合理的,特別是股骨幹骨折

由於兒童骨膜較厚,血運豐富,加之骨膜成骨活躍,骨折癒合較迅速。病兒年齡是影響骨折癒合速度的最主要因素。年齡越小,骨折癒合速度越快。如股骨幹骨折新生兒只需3周即可癒合,而青年最少需要20周。骨骺損傷的癒合時間是骨幹和幹骺端骨折的一半。骨折後可能發生不癒合,但在兒童絕對少見。

和成人相比,兒童骨折切開復位和內固定的指徵要嚴格一些,因爲它可能影響正常的癒合過程。如10歲以下兒童股骨幹骨折可行早期石膏固定,鎖骨骨折採用“8”字繃帶固定等。但某些骨折只有通過手術才能達到滿意療效,如肱骨外髁骨折股骨頸骨折開放性骨折骨折後最少應隨診6~12個月,以及早發現繼發性生長障礙。在兒童關節脫位和半脫位的最常發生部位是肘關節肩關節,其次是髖關節。

有幾種骨折類型是兒童所特有的。即弓形骨折青枝骨折和隆凸(竹節樣)骨折

弓形骨折是當骨骼在外力作用發生變形,超過了其彈回到正常的彈力所遺留的畸形病兒年齡越小,發生這種類型骨折概率越大,常見於腓骨和尺骨。

青枝骨折兒童常見的損傷,其骨折沒有完全斷開,在壓縮側骨皮質和骨膜仍連續。

隆凸(竹節樣)骨折發生兒童嵌插性損傷,常發生在幹骺端。

7 適應

肘部深筋膜切開及動脈探查術適用於:

1.肱骨髁上骨折合併神經血管損傷,非手術治療無效者。

2.肘部外傷後6~12h以內者。

3.肘部外傷後前臂腫脹、橈動脈搏動消失,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者。

8 術前準備

常規術前檢查

9 麻醉體位

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仰臥位,患肢外展60°放在外展臺上,於上臂近端上充氣止血帶。

10 局部解剖

局部解剖見示意圖(圖12.41.3.1-1,12.41.3.1-2)。

11 手術步驟

1.切口  自肘部前側正中,沿肱二頭肌內側緣,經肘關節前側到前臂中下段,做“S”形切口,長10~15cm(圖12.41.3.1-3)。

2.顯露和血管探查  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切開深筋膜纖維束帶,牽開頭靜脈、貴要靜脈及皮神經,必要時可結紮或切斷淺層靜脈。沿着肱二頭肌腱內側緣切開肱二頭肌腱膜和肘關節筋膜注意損傷切口深面的正中神經和肱動靜脈,清除血腫,顯露肱動脈,觀察肱動脈血流及搏動情況。若血管痙攣,則應剝離血管外膜,局部用熱鹽水或2%普魯卡因、2.5%罌粟鹼溶液溼敷。血管內膜損傷者,可切除血管損傷節段後做血管端端吻合術,若動脈搏動正常則須擴大切口,廣泛切開前臂筋膜並觀察肌肉顏色,同時顯露正中神經。若發現神經損傷時,須做神經端端縫合或神經外膜、束間鬆解術(圖12.41.3.1-4A、B)。

3.肱骨髁上骨折者,在直視下行骨折復位、克氏針內固定。

4.前臂腫脹明顯者,手術切口可做延期縫合或二期縫合術。

12 術後處理

肘部深筋膜切開及動脈探查術術後肘關節屈曲位應大於90°,中立位石膏託固定2~3周,患肢抬高,若切口需延期縫合應待腫脹消退後再關閉切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