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續命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ī zhōu xù mìng tāng

2 概述

西州續命湯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四首。

3 備急千金要方》卷八方之西州續命湯

3.1 處方

麻黃六兩,石膏四兩,桂心二兩,甘草川芎乾薑黃芩當歸各一兩,杏仁三十枚[1]

麻黃12克 石膏18克 桂心4克 甘草 芎藭 乾薑 黃芩 當歸各2克 杏仁12枚

3.2 製法

上藥爲粗末[1]

上藥哎咀。

3.3 功能主治

備急千金要方》卷八方之西州續命湯主治中風痱(一作入髒),身體不知自收,口不能言語,冒昧不識人拘急背痛,不得轉側,並治上氣咳逆[1]

主治中風痱,身體不知自收,口不能言語,冒昧不識人拘急背痛,不能轉側;並治咳喘上氣,兼面目浮腫者。

3.4 用法用量

以水一斗二升煮麻黃,再沸,掠去上沫,後下諸藥,煮取四升,初服一升,厚覆令小汗出;前服不汗者,後服一升;已出汗,安穩後,再每服五合[1]

用水1.2升,先煮麻黃,掠去沫,後下諸藥,煮取400毫升,先服200毫升,溫覆取微汗;如不出汗,再服200毫升體質虛弱者,每服減半。

3.5 使用注意

避風;自汗者禁用;產婦等虛弱之人慎用;汗出不可太過。

3.6 摘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八方

4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方西州續命湯

4.1 組成

麻黃3兩,生薑3兩,當歸2兩,石膏2兩,芎1兩,桂心1兩,甘草1兩,黃芩1兩,防風1兩,芍藥1兩,杏仁40枚。

4.2 功能主治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方西州續命湯主治肉極虛熱肌痹淫淫,如鼠走身上,津液開泄,或痹不仁四肢急痛

4.3 用法用量

以水9升,先煮麻黃,去沫,下諸藥,煮取3升,去滓,分4服,日2次。

4.4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續命爲風痱身體不能自收、正虛風中之首藥,乃《古今錄驗》方中除去人蔘,加入黃芩,謂之西州續命。更添小續命中芍藥防風二味,並以生薑乾薑,即小續命中除去附子防已,專力開發風痹。以無脾虛喘之,故無取於人蔘;以無腎虛逆冷,故無取於附子;以無下體疼重,故無取於防己也。

4.5 附註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續命湯》。

5 外臺祕要》卷十四引《肘後方》之西州續命湯

5.1 別名

大續命湯

5.2 組成

麻黃6兩(去節),石膏4兩(碎,綿裹),桂心2兩,當歸2兩,甘草(炙)2兩,芎1兩,乾薑1兩,黃芩1兩,杏仁40枚(去皮尖兩仁)。

5.3 製備方法

上藥切。

5.4 功能主治

外臺祕要》卷十四引《肘後方》之西州續命湯主治中風痱,身體不自收,口不能語,冒昧不識人,不知痛處,但拘急中外皆痛,不得轉側。

5.5 用法用量

以水1鬥9升,先煮麻黃再沸,吹去沫,後下諸藥,煮取4升,初服1升,汗出即愈。汗後稍稍5合1服,飲食如常。

5.6 用藥禁忌

忌生蔥、海藻菘菜

5.7 附註

大續命湯(《備急千金要方》卷八引《胡洽方》)。

6 外臺祕要》卷十四引《古今錄驗》方之西州續命湯

6.1 組成

麻黃(去節)3兩,乾薑3兩,附子1兩(炮),防風1兩,桂心1兩,白朮1兩,人蔘1兩,芎1兩,當歸1兩,甘草(炙)1兩,杏仁40枚(去皮尖及兩仁,碎)。

6.2 製備方法

上藥切。

6.3 功能主治

外臺祕要》卷十四引《古今錄驗》方之西州續命湯主治卒中風,身體直,角弓反張口噤

6.4 用法用量

以水9升,煮取3升,未食分再服。覆令汗出。

7 外臺祕要》卷十九引《古今錄驗》方之西州續命湯

7.1 組成

麻黃3兩(去節),石膏2兩,芎1兩,生薑3兩,黃芩1兩,甘草1兩(炙),芍藥1兩,桂心1兩,郁李仁3兩(去皮),防風1兩,杏仁40枚,當歸1兩。

7.2 製備方法

上藥切。

7.3 功能主治

外臺祕要》卷十九引《古今錄驗》方之西州續命湯主治中風入髒,及四肢拘急不隨。

7.4 用法用量

以水9升,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3升,分4服。初服取汗,米粉於衣裏粉之。

7.5 用藥禁忌

海藻菘菜、生蔥。

8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8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