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鎖乳突肌雙極鬆解和肌腱延長術

先天性軀幹和上肢畸形的手術 先天性肌性斜頸的手術 手術 小兒外科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ōng suǒ rǔ tū jī shuāng jí sōng jiě hé jī jiàn yán cháng shù

2 英文參考

bipolar division of the attachments of sternocleidomastoid and Z-Lengthening of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4 分類

小兒外科/先天性軀幹和上肢畸形的手術/先天性肌性斜頸的手術

5 ICD編碼

83.85

6 概述

胸鎖乳突肌雙極鬆解和肌腱延長術用於先天性肌性斜頸的手術治療。 先天性肌性斜頸是因胸鎖乳突肌纖維化所致的一種常見先天畸形,出生後即能發現,右側較左側常見。有些病例經過理療、按摩和被動牽拉胸鎖乳突肌等非手術方法治癒。1959年Coventry及Harris觀察治療35例新生兒先天性肌性斜頸,在家長堅持按摩被動牽拉治療中有30例獲得完全治癒。因此新生兒斜頸病例應鼓勵家長有信心堅持治療。但當病兒年齡超過1歲,非手術療法則不再奏效,往往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方法有單純的胸鎖乳突肌起點切斷術胸鎖乳突肌延長術。前者適用於1~4歲的病兒,既能矯正畸形,又能保留胸鎖乳突肌的輪廓。而5歲以上的病兒,如採取胸鎖乳突肌起點切斷鬆解,雖然也能矯正斜頸畸形,但因失去了胸鎖乳突肌的輪廓而影響頸部外觀,因此應選擇胸鎖乳突肌延長術。此外,隨着病兒年齡的增長,沒有矯正斜頸病兒,會出現頭面變形五官不對稱等繼發性變化。然而只要在6~8歲以前使斜頸得到滿意的矯正,其頭面部不對稱變形生長期間會獲得糾正。因此對年長兒童也不應放棄手術治療(圖12.24.1.2-0-1,12.24.1.2-0-2)。

7 適應

先天性肌性斜頸術後復發或5歲以上的病兒,爲保持胸鎖乳突肌的輪廓和頸部外觀,宜選擇胸鎖乳突肌雙極鬆解和肌腱延長術

8 禁忌症

1.1歲以下的嬰兒,其斜頸畸形有可能通過非手術治療得以矯正。另外1歲以前手術後瘢痕與深部組織結構形成的栓系(瘢痕粘連)也較爲常見,故不宜手術治療。

2.近期有頸部急性淋巴結炎扁桃體炎者。

9 術前準備

1.常規攝頸椎側位X線片,除外因頸椎異常如先天性半椎體、齒狀突發育不良等所致的骨性斜頸

2.做好頸部圍領或頸部剖開石膏,並術前試戴1~2d,增強病兒對外固定支架的適應性

10 麻醉體位

全身麻醉基礎麻醉局部麻醉病兒仰臥位,肩部墊高和頭轉向健側。

11 相關解剖

(圖12.24.1.2-1~12.24.1.2-3)。

12 手術步驟

12.1 1.切斷胸鎖乳突肌止點

在耳後乳突處做2cm長的橫行皮膚切口,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分離該肌的止點腱。於其止點處即乳突尖的近端橫行切斷,以避免損傷其深面的面神經。徹底止血後縫合此切口

12.2 2.顯露胸鎖乳突肌起點

胸骨切跡和鎖骨內側端上方1cm處,做長5cm與鎖骨內端平行的橫切口。切開皮膚及頸闊肌,鈍性分離胸鎖乳突肌胸骨鎖骨起點腱,注意仔細操作,防止損傷頸前、頸外靜脈和頸動脈鞘(圖12.24.1.2-4)。

12.3 3.“Z”形延長胸骨

將該肌在胸骨鎖骨起點腱顯露後,鈍性分離其深面纖維組織,先用長彎止血鉗置於該肌鎖骨部深面,在直視下橫行切斷其起點腱。繼而,將長彎止血鉗放在該肌胸骨肌腱的深面,採取“Z”形切斷該止點腱。然後,使病兒頭頸向健側屈曲,提起胸鎖乳突肌,鬆解其深面的攣縮組織,包括該肌腱鞘和頸深筋膜。當實現過度矯正後,將“Z”形切斷的胸骨部做端端縫合,使之延長並保留頸部正常的“V”形外觀(圖12.24.1.2-5)。

在進行鬆解該肌的深面組織時,應格外小心操作,防止損傷頸動、靜脈鎖骨下動、靜脈及甲狀頸乾的分支,切忌盲目用尖刀切斷鬆解,應該嚴格在直視下於肌鞘內鬆解上述攣縮組織然後,徹底止血,逐層縫合皮膚切口

13 中注意要點

1.由於局部解剖複雜,胸鎖乳突肌與頸部重要的血管神經相鄰,因此,一切手術操作應輕柔,並要求在直視下切斷各攣縮的組織,以防止損傷血管神經

2.注意徹底止血閉合切口前應放置橡皮片引流,避免術後形成血腫。值得強調的是,一旦形成血腫,特別是嬰幼兒,將壓迫氣管導致呼吸困難,甚則危及生命,切不可掉以輕心。

14 術後處理

胸鎖乳突肌雙極鬆解和肌腱延長術術後做如下處理:

1.術後用預製頸部塑料圍領或剖開的頸部石膏領,將頸部固定於過度矯正的位置。

2.術後48h拔除引流條,7d後拆除縫線,並繼續應用外固定。

3.術後4~6周解除外固定,但堅持每日進行被動和自主的頭頸部屈頸活動,並注意糾正其習慣姿勢,必要時夜間用頸部圍領固定2~3個月。

爲了達到過度矯正,有時頸部圍領需要戴3~4個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