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藤

中藥材 解表祛風 中醫學 行氣止痛 舒筋活絡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ēng téng

2 英文參考

common stelmatorypton herb[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蘿蘑科植物須藥藤的莖藤或全株·《中醫大辭典》·生藤

生藤中藥名,出自《雲南中草藥[1]

3.1 別名

羊角藤[1]

3.2 來源及產地

蘿蘑科植物須藥藤Stelmatocrypton Khasianum(Benth.) H. Baill.的莖藤或全株[1]分佈雲南、廣西[1]

3.3 性味

甘、辛,溫[1]

3.4 功能主治

功在祛風解表舒筋活絡行氣止痛[1]。主治風寒感冒支氣管炎,風溼疼痛胃痛食積氣脹[1]

3.5 用法用量

煎服:9~15g[1]

3.6 化學成分

根含揮發油,主要爲2-羥基-4-甲氧基苯甲醛[1]

4 蘿藤科須藥藤屬植物須藥藤的藤·《全國中草藥彙編》·生藤

4.1 拼音名

Shēnɡ Ténɡ

4.2 別名

羊角藤、大花藤、須藥藤

4.3 來源

爲蘿藤科須藥藤屬植物須藥藤Stelmatocrypton khasianum (Benth.)Baill. [Pentanura khasianm Kurz]的藤。夏秋採集,切片曬乾

4.4 性味

甘,溫。

4.5 功能主治

祛風通絡,行氣止痛。用於感冒支氣管炎,風溼關節疼痛胃痛

4.6 用法用量

2~5錢,水煎或碾粉服。

4.7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5 子葉植物藥蘿藦科植物須藥藤的莖藤·《中華本草》·生藤

5.1 出處

出自《雲南中草藥》。

5.2 拼音名

Shēnɡ Ténɡ

5.3 英文名

stem of Common Stelmatocrypton

5.4 別名

羊角藤、冷水發汗、水逼藥、大花藤、香根藤

5.5 來源

藥材基源:爲雙子葉植物藥蘿藦科植物須藥藤的莖藤。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telmatocrypton khasianum(Benth.) H. Baill.[Periploca khasiana Benth]

採收和儲藏:夏、秋採集。切片曬乾

5.6 形態

纏繞木質。具乳法;莖淺棕色,具有突起的皮孔,嫩枝有短柔毛,莖與根有香氣。葉對生,近革質;葉柄長約5mm;葉徵橢圓形,長7-17cm,寬2.5-8cm,先羰漸尖,基部楔形,兩面無毛,鮮時綠色,幹後淡棕紅色;側脈約7對。花小,黃綠色,4-5朵排列成具短梗的腋生聚傘花序;花萼5裂,內面基部有5個腺體花冠近鐘形,花冠近鐘形,花冠簡短,裂徵5,卵圓形,向右覆蓋;副花冠裂徵5,與花絲同着生花冠的基部,並與花絲合生;雄蕊5,花葯先端具長毛;伸出花冠喉部之外;載粉器內苦惱有許多四合花粉,載粉器柄長,粘盤粘在柱頭號基部;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無毛,柱頭盤狀五角形,先端2裂。蓇葖果叉生成直線,長5-9cm,直徑約2cm,熟時開裂。種子先端具白色絹質絨毛。

5.7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山谷、雜木林中或路旁灌木叢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雲南、貴州、廣西等地。

5.8 化學成份

根含4-甲氧基水楊醛(4-Methoxysalicylaldehyde)。

5.9 性味

甘辛;溫

5.10 歸經

脾;胃經

5.11 功能主治

祛風散寒行氣通絡。主感冒咳嗽;脘腹脹痛;風寒溼痹

5.1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研粉。

5.13 各家論述

1.《雲南中草藥》:發散風寒舒筋活絡,溫胃止痛。治風寒感冒胃寒疼痛風溼

2.《雲南思茅中草藥選》:祛風解表,溫中行氣,止痛。治感冒,流感,頭痛咳嗽氣管炎胃痛食積氣脹

5.14 摘錄

《中華本草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8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