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腫性皮膚鬆弛症

皮膚性病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ròu yá zhǒng xìng pí fū sōng chí zhèng

3 疾病概述

肉芽腫性皮膚鬆弛症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皮膚病。臨牀上以漸進性環形紅斑樣鬆弛的皮膚包塊爲特點,好發於皮膚皺褶部位,組織病理特點表現爲 T 淋巴細胞浸潤、多核巨細胞性肉芽腫形成和彈力纖維缺失。男性多見,男女比例爲17∶3。患者中位年齡爲37歲。起病隱匿。

4 疾病描述

1973年由Convit等首次敘述,1978年由Ackerman命名爲本病(簡稱GSS),1987年LeBoit指出其淋巴增殖性質並提出與蕈樣肉芽腫相關。1996年Balus等複習文獻共報告20例。我國也已有3例報告。

5 症狀體徵

皮膚損害好發於腋窩和腹股溝,少見於前胸、肋部、前臂、股、足、下頦和背部。我國報告的3例,1例發生於掌部,可影響功能,1例見於麻風菌素皮膚試驗以後,1例在足部撞傷後發生皮膚損害初起爲淡紅至紫色斑疹丘疹斑塊,表面發亮,常失去皮紋,具有少量鱗屑,可見明毛細血管擴張,邊界清楚,質地堅實,少數可破潰,以後中央萎縮,變軟,鬆弛下垂,起皺。明顯萎縮時皮下血管變得明顯。報告20例中7例(35%)認爲是與霍奇金病(HD)的皮膚和(或)淋巴結損害相關。另3例(15%)發展成系統非霍奇金淋巴瘤

6 病理生理

最早期真皮淺或全層血管周圍淋巴細胞浸潤,可見散在巨細胞表皮角化不全,稍增生,輕度海綿形成,表皮下半部可找到單個淋巴細胞浸潤。充分發展時,具有特徵性,大量緻密、胞核略有扭曲的小淋巴細胞瀰漫浸潤於真皮全層和皮下組織,並可滲人表皮內,在乳頭層往往呈帶狀分佈,真皮乳頭水腫纖維化。表皮內雖見單個或小簇淋巴細胞滲入,但海綿形成卻不成比例或極輕微。另一特點爲大量多核巨細胞浸潤。巨細胞的胞質豐富,胞界清楚,胞核很多(10~90個),呈圓形或卵圓形,彼此緊密排列。巨細胞內見吞噬淋巴細胞。有些巨細胞周圍繞以排列成環狀的巨噬細胞,常見由巨噬細胞和散在的巨細胞形成的肉芽腫。肉芽腫之間真皮水腫或纖維化。1例見肉芽腫性動脈炎動脈壁內見淋巴細胞和巨細胞,但在大多數病例中不累及中等大的大血管。真皮全層內彈性纖維幾乎完全消失。早期巨細胞內有時可見彈性纖維片段。

電鏡下見多核巨細胞有明顯的纖毛突,內含很多淋巴細胞淋巴細胞保存完好,周圍由組織細胞的胞膜圍繞,提示假吞噬現象。多核巨細胞腫瘤淋巴細胞密切接觸

免疫組化表現爲腫瘤淋巴細胞CD45RO+(100%)、CD4+(95%)、  CD3+(70%)、CD5+(60%)、CD7+(20%)、Ki-67+(50%)、CD30-、CD25-。多核巨細胞CD68+、α1-抗胰糜蛋白酶(α1--ACT)(+)、S-100蛋白(+)。巨噬細胞CD68+、Mac387+。即朗格漢斯細胞細胞S-100蛋白(+)、CD1a-。

基因重排顯示皮膚損害中浸潤細胞T細胞受體(TCR)β基因克隆重排。

7 診斷檢查

本病真皮內見瀰漫性吞噬淋巴細胞的多核巨細胞浸潤、輕度異形淋巴細胞、親表皮性和Pautrier微膿腫聚集以及廣泛的彈性纖維的破壞,具有診斷性。有時需與下列疾病鑑別:①“肉芽腫性MF”,無特殊好發部位,皮損不鬆弛,病變呈竈性,巨細胞核一般5~10個,不如GSS,巨細胞核可達40個以上。彈性纖維只是局部消失。②肉芽腫性皮膚病如結節病網狀組織細胞瘤和(或)多中心網狀細胞增生病以及環狀肉芽腫甚至感染性皮膚病等,結合臨牀表現不難區別。③後天性皮膚鬆弛,皮膚損害的邊界較不清楚,早期見少量中性粒細胞彈性纖維呈片段或顆粒狀改變。④斑狀萎縮,損害處指壓後可向外呈袋狀。

8 治療方案

體表面積的10%,可配成20mg/100g油膏,如大於10%時,可配成10mg/100g油膏,每日外用1次。外用此藥時可出現紅斑反應(此時應停藥,並外用皮質類固醇製劑),或遺留毛細血管擴張。使用過程中同時定期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此療法可用於對氮芥過敏者,Ia~Ⅱ期患者55%~86%可以緩解,療程總量不要超過600mg。

(二)PUVA  可使早期皮損消退,但易復發,深在浸潤無效。對某些患者反而促使病情加重。

(三)放射治療  可用淺層X線,根據不同病程,單次劑量爲50~200R,每週1次,總量爲200~800R,對MF早期皮疹有暫時效果。小量電子束照射對早期皮損有效,可緩解3~14年。

(四)全身療法

1.化療  常採用聯合化療,如COPP(環磷酰胺長春新鹼潑尼松甲基苄肼)或MOPP(氮芥長春新鹼潑尼松、甲丙苄巴肼)可使病情獲得緩解。對上述化療無效的患者,可選用博來黴素、放線菌素D、苯丁酸氮芥氮甲,單獨應用或與皮質類固醇合併應用有一定療效。

2.免疫療法  可用以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增加對腫瘤細胞的殺傷能力,常用的有:

(1)胸腺因子D  每週2~3次,每次2mL,肌內注射。

(2)轉移因子  每週1~2次,每次1~2mL,上臂近腋部皮下注射。

(3)左旋咪唑  每週連服3 d,每天150mg。

(4)其它  如白細胞介素-2干擾素小牛胸腺肽卡介苗等,用以爭取改善患者免疫狀況。

3.維A酸類藥物  以往曾用維胺脂,每日3次,每次25mg,對早期患者有一定的療效。但有條件者,可選用芳香維A酸藥物

4.LAK細胞。

5.中醫中藥  有條件時可結合中醫辨證施治,如中醫辨證本病早期爲血熱有毒,後期爲久病體虛、血熱兼瘀,治療時可考慮在早期用清熱解毒,到後期則可用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治則

9 特別提示

發病年齡從11-69歲,平均年齡39歲,男女比例爲28∶9,男性平均年齡42歲,女性平均年齡29歲。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