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現實解體障礙診療規範(2020年版)

精神障礙 分離障礙 診療規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rén gé - xiàn shí jiě tǐ zhàng ài zhěn liáo guī fàn ( 2 0 2 0 nián bǎn )

2 基本信息

人格-現實解體障礙診療規範(2020年版)》是《精神障礙診療規範(2020 年版)》的一部分。《精神障礙診療規範(2020 年版)》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於2020年11月2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精神障礙診療規範(2020年版)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0〕945號)印發。

3 診療規範全文

3.1 一、概述

人格解體-現實解體障礙(depersonalization- derealizationdisorder)是持續或反覆出現人格解體和(或)現實解體分離障礙,好發於青春期後期或成年早期,女性的患病率比男性高 2~4 倍。主要表現爲個體感知到自己的完整性和(或)個體對環境的感知出現非現實感。

3.2 二、臨牀表現

人格解體的臨牀表現包括:

1.對身體完整性的感知分離,如患者說“我行走時感到身體不能跟上我的腿,好像分開一樣”;

2.自己置身於自我之外看自己,好像“我”分離成兩個人:觀察者和被觀察者,此時人格具有了雙重性;

3.覺得自己不存在,沒有靈魂,或與自己的情感分離,自己體驗不到自己的情感,或者體驗到的情感是虛假的。有患者用自傷或讓人擊打自己的方式來驗證自己是否存在於當下。現實解體患者常感到周圍環境虛無縹緲,自己像是生活在另一個世界,彷彿自己是一個外部的觀察者,有朦朧感,恍若隔世。一個患者稱“我好像生活在陰間,但一直不清楚爲什麼陰間有太陽、有房子、有汽車,還有這麼多人”,感到親朋好友“看上去都是假的,但與真的一樣”。患者感到與他人疏離,無法與別人進行良好的溝通,像中間有一層隔膜,“一切都不真實,有虛幻感”。患者對這些體驗將信將疑,非常苦惱。症狀常導致患者在個人、家庭、社會、教育、職業等方面的功能受損。

3.3 三、診斷與鑑別診斷

3.3.1 (一)診斷要點

在清醒狀態下出現以下情況,應考慮該病的診斷:

1.持續或反覆發作的人格解體現實解體或二者皆存在的狀態。

2.人格解體狀態被患者體驗爲一種自我整體的分離,如一個“自我”置身於自我身體之外觀察自我精神活動、身體或行爲;身體完整性的分離;身體與精神活動分離等。

3.現實解體狀態被患者體驗爲自我對外界感知陌生、不真實,就像自我置身於異度空間,觀察自我周圍的環境

3.3.2 (二)鑑別診斷

短暫的人格解體現實解體體驗在健康人羣和臨牀中亦可見到,一項調查發現,在普通人羣中的年發生率爲 19%。在某些類型的冥想、深度催眠狀態感覺剝奪時也有可能出現;在危及生命的經歷中也很常見人格-現實解體的體驗。人格-現實解體可能與許多臨牀問題相關,因此,在診斷過程中要對患者進行完整評估,包括相關的實驗室檢查、EEG 和指定的藥物篩選。普通藥物導致的人格-現實解體病程短暫,持續的人格-現實解體需要考慮可能是大麻、可卡因等精神興奮劑所致;此外要與驚恐發作恐懼症急性應激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精神分裂症、其他分離障礙進行鑑別;一些神經系統疾病,包括癲癇發作、腦腫瘤腦震盪後遺症、偏頭痛眩暈美尼爾氏病等可能也與人格-現實解體相關相關的病史和實驗室陽性發現可資鑑別。輕度到中度腦損傷後,在沒有意識喪失狀態下也可出現此種狀態。

3.4 四、治療原則

本章第一節概述中提及的主要心理治療原則及方法皆適用。另外,應激控制策略、分散注意力的技術、降低感官的刺激、鬆弛訓練和體育鍛煉等也可能有效。可以使用選擇性 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s)類抗抑鬱藥(如氟西汀)改善合併的抑鬱症狀,還可以酌情單用或合用其他精神藥物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