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質掩蔽

心理學與精神病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ì zhì yǎn bì

2 註解

氣質掩蔽氣質改變的一種假想方式。人的氣質是較穩定心理特徵,但在教育和生活條件的影響下是可改變的。

所謂氣質的改變,從生理基礎上看,可能有兩種假設:

一種假設認爲在暫時神經聯繫形成和發揮機能作用的過程中,神經活動類型的先天特性本身得到改造;

另一種假設,即所謂氣質掩蔽,則認爲是後天的暫時聯繫系統掩蔽了神經活動類型的先天特性,而先天特性本身並未改變。

一個人的氣質在童年時期表現較明顯,但隨着年齡的增長,積累的生活經驗日益豐富,其氣質特徵也就爲後天獲得的個性特徵所掩蔽。性格、態度、思想修養等都會掩蔽氣質自然表露。由於存在着上述這些掩蔽現象,要科學鑑定一個人的氣質類型,就要把日常的觀察與心理學的實驗結合起來。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