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ǔ dān wán

2 別名

消堅丸(《百一選方》卷十五)。

3 處方

川烏頭(炮令焦黑,去皮、尖)牡丹皮120克 桂心150克 桃仁(炒,去皮、尖)150克(別研)

4 製法

上藥研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5 功能主治

散寒化瘀。治寒疝,心腹刺痛,休作無時。及婦人月經病,血刺疼痛

6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用溫酒送下,婦人用醋湯下。

7 備註

方中川烏頭,原書缺用量。《仁齋直指》作"一隻"。

8 摘錄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七

9 《千金》卷四

9.1 方名

牡丹丸

9.2 組成

牡丹3兩,芍藥2兩,玄蔘2兩,桃仁2兩,當歸2兩,桂心2兩,虻蟲50枚,水蛭50枚,蠐螬20枚,瞿麥1兩,芎1兩,海藻1兩。

9.3 主治

婦人女子諸病後,月經閉絕不通,及從小來不通,並新產後瘀血不消,服諸湯利血後,餘疢未平者。

9.4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加至20丸,以酒送下。血盛者作散,服方寸匕。腹中當轉如沸,血自化成水去。

9.5 加減

小便赤少,除桂心,用地膚子1兩。

9.6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9.7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此以黃芩牡丹湯小變其法。湯以急蕩,故用大黃;丸以緩攻,故用桂心,總藉虻、蛭、蠐糟之力也。血盛者作散服,服後血化成水而下。小便赤少,即除桂心而用地膚清熱利水,水即血之所化,無限活法,惟在詳見證之緩急耳。

10 《雞峯》卷十五

10.1 方名

牡丹丸

10.2 組成

牡丹皮2兩,白薇2兩,肉豆蔻2兩,當歸2兩,熟地黃2兩,禹餘糧2兩,蓯蓉2兩,木香2兩,吳茱萸1兩,細辛1兩,獨活1兩,茯苓1兩,石膏1兩,芎1兩,黃耆3分,五味子3分,桂3分,椒半兩。

10.3 功效

暖婦人血海,壯顏色氣力。

10.4 主治

婦人血海冷敗傷損。

10.5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溫醋湯送下。

10.6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1 《聖惠》卷七十九

11.1 方名

牡丹丸

11.2 組成

牡丹1兩,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赤芍藥1兩,木香半兩,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虻蟲1分(炒令微黃去翅足),水蛭1分(微炒令黃),蠐螬1分(微炒),瞿麥3分,芎3分,當歸3分(銼,微炒),海藻1-3分(洗去鹹味),桂心半兩。

11.3 主治

產後月水不通,脅腹滯悶,四肢煩疼。

11.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溫酒送下。

11.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2 產寶諸方

12.1 方名

牡丹丸

12.2 組成

當歸半兩,生地黃半兩,川芎半兩,牡丹皮半兩,紫蘇子1兩,薏苡仁1兩,荊芥穗1兩。

12.3 功效

養血氣。

12.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後米飲送下。

12.5 製備方法

上爲末,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13 醫心方》卷二十三引《子母祕錄》

13.1 方名

牡丹丸

13.2 組成

苦蔘10分,牡丹5分,貝母3分。

13.3 主治

產後月水閉,乍在月前,或在月後,腰腹痛,手足煩疼,脣口乾,連年月水不通,血幹着脊。

13.4 用法用量

每服7丸,日3次,食前以粥清汁送下。

13.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4 聖濟總錄》卷一五○

14.1 方名

牡丹丸

14.2 組成

牡丹皮1兩,烏頭(炮裂,去皮,臍)半兩,赤芍藥1兩,地龍(去土,炒)半兩,當歸(切,焙)半兩,赤小豆(炒)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炒)半兩。

14.3 主治

婦人血風走注,上攻頭目昏重,下注腰腳痠疼,及遍身刺痛

14.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薑醋湯或溫酒送下。

14.5 製備方法

上爲末,醋煮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15 聖濟總錄》卷一五八

15.1 方名

牡丹丸

15.2 組成

牡丹去心)1兩,當歸(炙令香,銼)1兩,芍藥1兩,白朮1兩,鬼箭羽1兩,桂(去粗皮)1兩,大黃(銼,炒)3分。

15.3 主治

妊娠墮胎後,血不出,寒熱腹痛

15.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溫酒送下,時時1服。漸加至30丸。

15.5 製備方法

上爲末,如梧桐子大。

16 聖濟總錄》卷九十四

16.1 方名

牡丹丸

16.2 組成

牡丹皮1兩,桂(去粗皮)1兩,芍藥1兩,烏頭(炮裂,去皮臍)1兩,細辛(去苗葉)1兩,甘草(炙,銼)1兩,木香1兩,吳茱萸(湯浸,焙,炒)1兩,檳榔1兩。

16.3 主治

心疝心痛如錐所刺。

16.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16.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7 《聖惠》卷四十八

17.1 方名

牡丹丸

17.2 組成

牡丹1兩,桂心1兩,川烏頭1兩(炮裂,去皮臍),木香1兩,吳茱萸1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檳榔1兩。

17.3 主治

心疝,心腹痛

17.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1日4-5服,以溫酒送下。

17.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綠豆大。

18 聖濟總錄》卷一八二

18.1 方名

牡丹丸

18.2 組成

牡丹皮1分,豉(炒)1分,防風(去叉)1分,黃柏(去粗皮,微炙)1分,滑石(別研)1分,桂(去粗皮)1分。

18.3 主治

小兒陰疝偏腫。

18.4 用法用量

1-2歲兒,每服5丸,早晨、夜臥各1服,米飲送下。

18.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麻子大。

19 《聖惠》卷九十二

19.1 方名

牡丹丸

19.2 組成

牡丹半兩,桂心半兩,郁李仁半兩(湯浸去皮,微炒),桃仁1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19.3 主治

小兒陰腫

19.4 用法用量

1-2歲兒,每服5丸,以溫水送下,早晨、晚後各1服。

19.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麻子大。

20 《外臺》卷七引《古今錄驗》

20.1 方名

牡丹丸

20.2 組成

牡丹去心)2兩,桂心2兩,烏頭(炮)2枚。

20.3 主治

心痛寒疝遁屍發動。

20.4 用法用量

旦起未食服3丸,1日2次。不知,稍增之。藥少急,寧少服。

20.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大豆大。

20.6 用藥禁忌

忌胡萎、豬肉、冷水、生蔥等。

20.7 附註

烏頭附子亦可用,炮之。

21 《聖惠》卷七十二

21.1 方名

牡丹丸

21.2 組成

牡丹1兩,(??)生乾地黃1兩,當歸3分(銼,微炒),蒲黃1兩,牛漆3分(去苗),琥珀1兩,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赤芍藥3分,川椒1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菴(艹閭)子1兩,水蛭半兩(炒令微黃),乾薑3分(炮裂,銼),澤蘭1兩,(??)蟲3-7枚(微炒),黃芩3分,桑耳3分,芎1兩,虻蟲半兩(炒微黃,去翅足)。

21.3 主治

婦人月水不調,或一月再來,或隔月不來,來又或多或少,淋瀝不斷,或赤或黃或黑,或如清水,腰腹刺痛四體虛弱,心腹堅痛,舉體沉重,唯欲眠而不欲食,漸加羸瘦。

21.4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送下。

21.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22 《聖惠》卷八十二

22.1 方名

牡丹丸

22.2 組成

牡丹3分,代赭半兩,赤芍藥半兩,麝香1分(細研)。

22.3 主治

小兒腹痛夜啼

22.4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蜜湯研下,連夜4-5服。

22.5 製備方法

上爲末,都研令勻,煉蜜爲丸,如麻子大。

23 三因》卷七

23.1 方名

牡丹丸

23.2 別名

消堅丸

23.3 組成

川烏頭(炮令焦黑去皮尖)4兩,牡丹皮4兩,桂心5兩,桃仁(炒,去皮尖)5兩。

23.4 主治

寒疝,心腹刺痛,休作無時,及治婦人月病,血刺疼痛

23.5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溫酒送下;婦人醋湯送下。

23.6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23.7 附註

消堅丸(《百一》卷十五)。《醫統》引《醫方集成》:有青皮

24 普濟方》卷三三四引《指南方》

24.1 方名

牡丹丸

24.2 組成

牡丹皮半兩,牡蠣半兩,附子(炮)半兩,大黃(蒸)半兩,葶藶(炒)半兩,苦桔梗半兩,茯苓半兩,當歸半兩,制厚朴半兩,吳茱萸半兩,川椒(炒出汗)半兩,人蔘半兩,芎半兩,柴胡半兩,桂心半兩,乾薑半兩,細辛1兩半,虻蟲50個(去頭足翅,炒)。

24.3 主治

寒熱邪氣客於胞中衝任不調邪氣伏留,滯於血海經候時行時止,淋瀝不斷,腹中時痛,其脈沉細。

24.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溫酒送下。未知,漸加至20丸,以知爲度。

24.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