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腸繫膜血管供血不足

疾病 消化內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àn xìng cháng xì mó xuè guǎn gòng xuè bú zú

2 註解

3 疾病別名

慢性腸繫膜缺血

4 疾病代碼

ICD:K55.8

5 疾病分類

消化內科

6 疾病概述

慢性腸繫膜血管供血不足(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是由於腸繫膜動脈的主幹發生嚴重狹窄或閉塞,或有瀰漫性病變,嚴重阻礙血流,而出現腸缺血表現,主要表現爲發作性腹痛常在餐後發生。病多發生在中、老年人,並常伴有冠狀動脈硬化,腦血管硬化,周圍動脈閉塞疾病,主動脈瘤等。

7 疾病描述

慢性腸繫膜血管供血不足(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是由於腸繫膜動脈的主幹發生嚴重狹窄或閉塞,或有瀰漫性病變,嚴重阻礙血流,而出現腸缺血表現,主要表現爲發作性腹痛,常在餐後發生

8 症狀體徵

患者進食後出現瀰漫性腹部絞痛,是腸絞痛的主要症狀,餐後15~30min出現,2~3h後達到高峯,後逐漸消退,可向背部放射。腹痛的嚴重程度和持續的時間長短與進食的量有關係。有時僅有飽脹或鈍痛,有時則爲劇烈絞痛噁心嘔吐症狀呈進行性加重,發作日益頻繁,病人因此而改變食物的種類,減少進食量,甚至出現恐食症不敢進食,尚可有腸脹氣,便祕腹瀉糞便量多呈泡沫狀,含有大量氣與脂肪。病人體重有明顯下降,平均在10kg以上,常被疑有惡性腫瘤症狀持續數月或數年的病人可能發生急性腸繫膜血栓形成和腸梗死,有作者認爲1/4的急性腸梗死發生在慢性腸動脈閉塞的基礎上。但慢性腸血管閉塞的病人將有多少發生閉塞則無法統計。除營養不良外,體檢和化驗檢查並無特殊點,雖在60%~90%的病人上腹部可聽到收縮期雜音,但無特異性,有時在正常人也可聽到。

9 疾病病因

病因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引起的腸繫膜動脈硬化多見。此外有結節性動脈周圍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纖維肌肉分化不良,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應變性肉芽腫性脈管炎Wegner肉芽腫等。

10 病理生理

主要是由於腹腔內臟有3條供應動脈,即腹腔、腸繫膜上及腸繫膜動脈,互相之間有側支循環形成。但如動脈硬化累及的範圍較廣,2~3支均有病變時,將有血供應量不足,影響了胃腸道消化功能而出現症狀內臟動脈纖維肌層增生,腹部創傷腹主動脈瘤累及腹腔、腸繫膜動脈也可產生慢性“腸絞痛”,但甚爲罕見。

11 診斷檢查

12 診斷:

1.主要根據臨牀症狀 起病急,腹絞痛多在餐後發生,發作程度和持續時間與進食量有關的突出表現。

2.結合血管造影,可確診。

13 實驗室檢查

外周血可見白細胞計數升高。

14 其他輔助檢查

1.腹部X線平片和鋇餐造影、內鏡檢查、腹部超聲檢查與CT檢查等對本病有特殊的診斷意義。

2.動脈造影是診斷本病的一項重要的檢查,先進行腹主動脈造影,並應強調照側位像以便觀察位置向前的腹腔和腸繫膜動脈的出口處,後再分別進行腹腔動脈腸繫膜動脈腸繫膜動脈選擇性動脈造影,以觀察腹內3根主要動脈硬化與側支循環的情況,一般有兩支動脈受累而側支循環建立不多則將產生症狀,但應注意的是動脈造影有誘發急性閉塞的可能,造影前後應加以預防,糾正血濃縮,給予血管擴張藥及1~2次常用劑量抗凝劑等。

15 鑑別診斷

1.消化性潰瘍穿孔 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後,表現爲上腹部劇痛並迅速遍及全腹、伴腹肌板樣強直,全腹有壓痛及反跳痛。肝濁音界縮小或消失。X 線顯示膈下、腹腔內有遊離氣體患者既往多有潰瘍病史。

2.急性胰腺炎 常有暴飲暴食史,突發性上腹部疼痛,重者呈刀割樣疼痛。伴持續性腹脹嘔吐。血、尿澱粉酶在早期增高。重症病人腹水澱粉酶濃度明顯增高。CT、B超影像檢查可發現胰腺呈瀰漫性或侷限性腫大有利於診斷。

3.膽絞痛 常有膽石症膽囊炎史,疼痛多於右上腹,常伴有畏寒發熱黃疸B超、CT檢查可確立診斷。

16 治療方案

症狀輕的病人可以試用非手術治療,給予血管擴張藥物靜脈滴注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防止血液濃縮,採取少量多次進餐,從靜脈補充部分營養等。如發現腹腔動脈腸繫膜動脈出口處有明顯狹窄變化。病人一般情況較好時,應積極考慮手術治療,因爲手術不僅能解除腸絞痛,而且還可避免以致發生急性腸梗死。雖然現在尚不瞭解慢性腸血管閉塞病人發生急性腸梗死的比例,但多數學者仍贊成先進行血管重建術,因急性腸梗死的治療效果不佳。

血管重建手術可分爲3類:

1.血管內膜剝脫術。

2.將腸繫膜血管狹窄段切除,然後將該動脈植入腹主動脈

3.應用自體靜脈人造血管跨越狹窄行搭橋手術。叄類手術中以第叄類應用較多,手術操作較方便,效果亦較好,近年來血管內支架治療的開展,減少了外科治療的侵入性和操作複雜性,同時縮短了患者的恢復時間,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17 併發症

由於進食後出現瀰漫性腹部絞痛,病人因此而改變食物的種類,減少進食量,甚至出現恐食症。久之,患者體重明顯下降而消瘦

18 預後及預防

19 預後

病死率在3%~30%,與治療是否及時有關,手術有效率90%。

20 預防

治療原發病(如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引起的腸繫膜動脈硬化等),預防腸繫膜動脈的主幹發生嚴重狹窄或閉塞而引發本病。

21 流行病學

本病多發生在中、老年人,並常伴有冠狀動脈硬化,腦血管硬化,周圍動脈閉塞疾病,主動脈瘤等。

22 特別提示

治療原發病(如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引起的腸繫膜動脈硬化等),預防腸繫膜動脈的主幹發生嚴重狹窄或閉塞而引發本病。

慢性腸繫膜血管供血不足相關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