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頭絛蟲病

感染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iè tóu tāo chóng bìng

2 英文參考

dibothriocephaliasis

3 註解

4 疾病別名

bothriocephaliasis

5 疾病代碼

ICD:B70.0

6 疾病分類

感染

7 疾病概述

裂頭絛蟲病(diphyllobothriasis)是由闊節裂頭絛蟲(diphyllobothrium)寄生人體腸道所致的疾病。人體感染都是由於誤食了生的或未熟的含裂頭蚴的魚所致。喜喫生魚及魚片,或用少量鹽醃、煙燻的魚肉或魚卵、果汁浸魚以及在烹製魚過程中嘗味等都極易感染

多數感染者並無明顯症狀,或有疲倦、乏力四肢麻木腹瀉便祕以及飢餓感、嗜食鹽等輕微症狀。有時蟲體扭結成團,導致腸道、膽道口阻塞,甚至出現腸穿孔等。

8 疾病描述

裂頭絛蟲病(diphyllobothriasis)是由闊節裂頭絛蟲(diphyllobothrium)寄生人體腸道所致的疾病。

9 症狀體徵

多數感染者並無明顯症狀,或有疲倦、乏力四肢麻木腹瀉便祕以及飢餓感、嗜食鹽等輕微症狀。有時蟲體扭結成團,導致腸道、膽道口阻塞,甚至出現腸穿孔等。約有2%的闊節裂頭絛蟲病人併發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10 疾病病因

成蟲外形和結構均與曼氏迭宮絛蟲相似,但蟲體較大,可長達10m,最寬處20mm,具有3000~4000 個節片。頭節的背、腹側各有一條較窄而深凹的吸槽,雄生殖孔和陰道外口共同開口於節片前部腹面的生殖腔。蟲卵近卵圓形,長55~76μm,寬41~56μm,呈淺灰褐色,卵殼較厚,一端有明顯的卵蓋,另一端有一小棘;蟲卵排出時,卵內胚胎已開始發育

闊節裂頭絛蟲生活史也與曼氏迭宮絛蟲大致相同。不同點在於其第二中間宿主是魚類,人是主要的終宿主成蟲寄生在人、犬、貓、熊、狐、豬等食肉動物的小腸內。

11 病理生理

人體寄生裂頭蚴一條者爲多,也有2~3 條,甚至多達十餘條。病變部位視感染途徑而不同,其基本病理變化爲蟲體的分泌物與排泄物或蟲體死亡後引起嗜酸性肉芽腫及囊腔形成。囊腔內有盤曲的蟲體及白色豆腐渣樣滲出物,後者由凝固性壞死組織纖維蛋白和少許紅細胞組成,其中可見菱形、大小不一的夏科-雷登結晶。囊壁由肉芽組織組成,有大量嗜酸性粒細胞,間有上皮樣細胞與異物巨細胞。囊壁最外層爲纖維組織

人是曼氏頭蚴的中間縮主,偶爾成爲終縮主。裂頭蚴在體內仍保持幼蟲狀態,具移行特性。幼蟲進入腸道後附着在腸黏膜,其頭部向黏膜下層伸入,直至穿透腸壁,進入腹腔,向上可透過膈肌進入胸腔;向下穿透腹壁在皮下組織肌肉之間移行產生炎症嗜酸性粒細胞浸潤,最後形成嗜酸性肉芽腫。有時幼蟲沿頸動脈上行,經破裂孔進入顱內,引起腦裂頭蚴病

12 診斷檢查

診斷:糞便中檢出蟲卵可以確診。

實驗室檢查

1.血象 白細胞計數大多正常,嗜酸性粒細胞輕度增高。

2.活組織檢查 皮下包塊和眼瞼結節活檢可找到蟲體。病理檢查顯示嗜酸性肉芽腫,病變中心爲蟲體橫切面。

13 鑑別診斷

本病應與囊蟲病並殖吸蟲病(斯氏肺吸蟲病)相鑑別,眼裂頭蚴病,尤其球后感染致凸眼者應與視網膜細胞瘤相鑑別。

14 治療方案

驅蟲治療與絛蟲病相同,吡喹酮25mg/kg,頓服貧血者用維生素B12鐵劑

15 併發症

併發膽道梗阻和腸穿孔

16 預後及預防

預後:以眼和腦裂頭蚴病爲最嚴重,危害最大。

預防:主要是宣傳教育。改變不衛生的食魚習慣,不喫生魚或未熟的魚。加強對犬、貓等動物的管理,避免糞便污染河、湖水。

17 流行病學

人體感染都是由於誤食了生的或未熟的含裂頭蚴的魚所致。喜喫生魚及魚片,或用少量鹽醃、煙燻的魚肉或魚卵、果汁浸魚以及在烹製魚過程中嘗味等都極易感染

闊節裂頭絛蟲主要分佈在歐洲、美洲和亞洲的亞寒帶和溫帶地區,以俄羅斯病人最多。我國僅在黑龍江和臺灣省有數例報道。

治療裂頭絛蟲病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