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害利》

清 凌奐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大黃

〔害〕經曰∶實則瀉之。此大苦大寒峻利之性,猛烈之氣,長驅直搗,一往直前,苟非血分熱結,六脈沉實者,切勿輕與推蕩。大黃血分之藥,病在氣分,及胃寒血虛,並胎產而用之者,是爲誅伐無過矣。凡病血閉由於血枯,而不由於熱積寒熱由於陰虛,而不由於血積;症瘕由於脾胃虛弱,而不由於積滯停留;便祕由於血瘀、血燥、腸燥,而不由於飲食停滯;女子少腹痛,由於厥陰血虛,而不由於經阻老血,瘀結滯下者不宜用。初起即屬胃虛,當以補養胃氣,清消溼熱爲本,而不可妄加推蕩,當謹慎分別。若輕發誤投,損傷胃氣,多至危殆,戒之戒之!〔利〕大苦大寒,入脾、胃、心、肝、大腸五經。瀉有形積滯,水食痰結者宜之。有撥亂反正之功,得峻快將軍之名。清血實熱血瘀血逆者宜之。仲聖瀉心湯,治心氣不足而吐衄,乃心氣不足包絡肝膽與胃之邪火有餘,雖曰瀉心,實瀉經血中伏火也。又心下痞滿,按之濡者,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亦瀉脾胃溼熱,非瀉心也。病發於陰,下之則痞滿,乃寒傷營血邪氣乘虛結於上焦。胃之上脘當心,故曰瀉心,實瀉胃也。病發於陽,下之則結胸,乃熱邪陷入血分,亦在上脘大陷胸湯丸皆用大黃,亦瀉脾胃血分之邪。若結胸氣分,只用小陷胸湯痞滿氣分,只用半夏瀉心湯。〔修治〕川產如錦紋者良。洗切片,浸取汁,衝入藥。制用酒浸,或酒拌蒸,則性緩而能上行。邪熱之在上者,借酒行之,以成勳也。生熟之力不同,生用更峻。欲取通利者,不得驟進穀食。大黃得穀食,不能通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