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害利》

清 凌奐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川萆

〔害〕若下部無溼,陰虛火熾,以致溺有餘瀝,莖中痛,乃真陰不足之候也,無溼腎虛腰痛,並不宜服,以腎惡燥故也。〔利〕甘平,入胃、肝、膀胱三經。主風寒溼痹,既可除膀胱宿水,又能止失溺便頻。祛風溼,補下元小便頻,莖內痛,必火府熱閉,只就小腸火府愈加燥竭,因強忍房事,有瘀腐壅於小腸,故痛,此與淋症不同,宜鹽水炒萆一兩煎服,以蔥湯頻洗穀道,即愈。腎受土邪,則水衰,肝挾相火,來複母仇,得萆滲溼,則土安其位,水不受侮矣。撥,土茯苓,形雖不同,而主治之功不相遠矣。除溼祛風,釐清去濁,化毒除惡瘡,又能補下焦,忌茗醋。〔修治〕二、八月採根,利刀切片,曝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