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指禪》

清 周學霆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痿症不從脈論

內經》痿論與痹論、風論,分爲三篇,病原不同,治法亦異。方書多雜見於風痹論中,將經文混淆,後學迷離莫辨。按四體縱馳曰痿(經曰∶肺熱葉焦,則皮毛虛竭急薄,着則生痿。又曰∶帶脈不引,故足不用。經之所言者,止痿於足耳,而分筋、肉、骨、脈痿。道人治之而愈者,則不止於足,而有頭痿、腰痿、手痿、一身俱痿。其論形體枯澤,亦與經論稍有差池,而其治法,仍不外乎經義,不過於潤燥活血隊中,少加桂爲之嚮導。篇中所論,以所見言),與風相近而實相遠,不仁不用,究非瘓非癱(《正字通》∶“癱瘓四體麻痹筋脈拘急。”按諸醫書,發於左爲癱,發於右爲瘓,男多發左,女多發右),不痛不腫,實非螈非(筋急而縮爲螈,筋馳而緩爲,伸縮不己爲螈。按∶,馳之,外見風症)。有即發即愈者,有歷一二日方愈而復發者,有周年半載而不愈者。語言依然爽朗,神氣依然清明,飲食形體依然不變不減,令醫有莫知所適從者。考本草所注,黃柏蒼朮爲治痿之要藥,醫多不解,不敢輕用,而以爲脾主四肢,純以補脾溫脾之品治之,致痿成終身者比比矣。間亦有幸用而獲效者,第知病之愈而不知病之所以愈,盍讀《內經》而恍然焉。經曰∶“治痿獨取陽明”。陽明主潤宗筋,爲溼熱所傷,宗筋不潤,弛而不能束骨,發而爲痿。蒼朮陡健陽明經,黃柏清熱而堅骨,藥到病除,而後嘆古人,名爲二妙,實有妙不可言者。夫病源不清,見其方而不敢用其藥;病源既清,推其類可以盡其餘。麥冬能治痿者(經驗方∶麥冬粳米煮粥),溼熱蒸肺,肺葉焦而難以宣佈,乾地能治痿者經驗方∶乾地黃四兩,黃柏一兩,知母一兩,肉桂一錢,煉蜜爲丸,溼熱傷血血脈涸而不能養筋。本草所注,可以清熱而涼血者,皆可以治痿也。病自我識,方自我立(書傳古方,爲後人之法程。明君臣之義,補瀉之理,非謂即以其方治病,南北之水土不同,古今之時勢不同,年齒之老幼不同,冬夏之寒燠不同,賦稟之濃薄不同,氣質清濁不同,境遇之順逆不同,是在爲醫者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有是症必有是方)即不用黃柏蒼朮可,即倍黃柏蒼朮亦可。其或兼風、兼痹、兼虛,雜用治風、治痹、補虛,有何不可?至於脈,置之勿論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