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貫珠集》

清 尤怡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辨少陽邪氣進退之機四條

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爲陽去入陰故也。邪氣在表則發熱。入裏則躁煩傷寒六七日。外無大熱。而其人躁煩者。邪氣去陽而之陰也。去、又訓作往。言陽邪往入陰中也。傷寒三日。三陽爲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謂三陰不受邪也。傷寒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當傳太陰內經傷寒傳變之常法然也。陽邪傳陰。則當嘔而不能食。若其人反能食。不嘔。則邪氣不傳於陰。將從陽而解也。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傷寒三日。少陽受邪。而其脈反小者。邪氣已衰。其病欲解而愈。經雲、大則病進。小則病退。此之謂也。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少陽膽木也。從寅至辰。爲木旺之時。故其病欲解。必於是三時。亦猶太陽之解於巳午未。陽明之解於申酉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