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六書》

明 陶華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溫毒中

溫毒者,冬月感寒毒異氣,至春始發也。表證未罷,毒氣不散,故有發斑之證。心下煩悶,嘔逆咳嗽,後必下利寸脈洪數,尺脈實大,爲病則重,以陽氣盛故耳。治法通用玄蔘升麻湯黑膏主之。詳見發斑條中。中暑,脈虛而伏,身熱背惡寒面垢自汗煩躁大渴,毛聳惡寒,昏昏倦怠而身不痛,與傷寒諸證不同矣。內外俱熱,口燥煩渴,四肢微冷而身不痛,用白虎湯。痰逆惡寒橘皮湯。熱悶不惡寒竹葉石膏湯頭痛噁心煩躁心下不快,小便不利五苓散下消暑丸。中暑小柴胡湯良。脈芤遲,腠理開,灑然毛聳,口齒燥,白虎加人蔘湯霍亂煩躁大渴,腹痛四肢冷,腳轉筋,以黃連香薷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