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六書》

明 陶華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渴者,裏有熱也,津液爲熱所耗。傷寒傳至厥陰消渴者,謂飲水多而小便少,乃熱能消水也。脈浮而渴,屬太陽小青龍去半夏,加天花粉有汗而渴,屬陽明人蔘白虎湯;便實者,宜當下之。脈沉而渴,屬少陰大承氣湯。至於厥陰,又熱之極矣,俱當下之無疑矣。太陽無汗喜渴,忌白虎,宜小柴胡湯陽明汗多而渴,戒五苓,宜竹葉石膏湯。先嘔後渴,此爲欲解,當與水解。先渴後嘔,爲水停心下赤茯苓湯小便不利而渴,五苓散發黃頭汗出,小水不利而渴者,茵陳五苓散中暑脈虛,身熱而渴者,白虎湯爲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