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六書》

明 陶華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厥分寒熱辯

或曰∶人之手足,乃胃土之末,凡脾胃有熱,手足必熱,脾胃有寒,手足必冷,理之常也。惟傷寒乃有厥深熱亦深,厥微熱亦微之論,何邪?曰∶胃寒則手足冷,胃熱則手足熱,此病之常也。若夫極則變,不可以常道拘也。蓋亢則害,承乃制。火氣亢極,反兼水化,故有此象耳。陰陽反覆,病之逆從,未可以常理論也。凡經言厥逆,厥冷,厥寒,手足寒冷等,皆變文耳,不可以論輕重。若言四肢則有異也,亦未可純爲寒證。若厥冷直至臂脛以上,則爲真寒無疑矣,急用姜、附等藥溫之,少緩則難療矣。謂其寒上過乎肘,下過乎膝,非內有真寒達於四肢而何?然更當與脈並所兼之證參之,庶乎其無誤也。凡看傷寒,不可以厥逆便斷爲寒,必須以脈兼證參之,方知端的。如手足厥逆,兼之以腹痛腹滿泄利清白,小便亦清,口不渴,惡寒戰慄,面如刀刮,皆寒證也。若腹痛後重泄利稠粘,小便赤澀,渴而好飲,皆熱證也。宜詳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