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因條辨》

清 陸子賢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傷暑條辨第二十一

傷暑發熱頭痛泄瀉不止,此飾邪下迫。宜用黃芩湯葛根、豆卷、二芩、澤瀉等味,清肺利溼也。發熱頭痛,邪尚在表,而泄瀉頻頻者,乃肺邪不解,下傳大腸。因肺與大腸相爲表裏,原是一髒一腑也。蓋邪既不能外解,勢必直趨大腸,而爲瀉利,即仲景(傷寒例)中,三陽合病(1)協熱下利之義。故用黃芩之苦寒清肺,甘、芍之甘苦斂脾,其頭痛者,加葛根解表邪,合二芩、豆卷、澤瀉分利膀胱也。(1)《傷寒例》中,三陽合病:按今本《傷寒論·傷寒例》中,無三陽合病之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