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因條辨》

清 陸子賢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傷暑條辨第二十二

傷暑熱不解,先瀉後痢者,此腑邪傳髒,熱積氣滯。宜用治潔古芍藥湯,加杏仁厚朴山楂等味;若轉紅者,爲病進,更加當歸桃仁地榆清氣和血也。此言表邪已解,而瀉漸轉痢,是邪既入內,而腑邪傳髒,最爲凶兆。故用潔古芍藥湯,借芩、連之苦寒以清溼熱,檳、木之辛溫以通氣滯,合歸、芍和血,楂、樸破積;若轉紅痢,乃氣已轉血,更加桃仁地榆和營止血,所謂和其血而痢自止,調其氣而後重除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