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因條辨》

清 陸子賢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白瘖條辨第四

白瘖汗多,瘖密,脈虛肢冷,神情恍惚,此氣液外脫。宜用黃祗、白朮附子當歸白芍甘草麥冬五味龍骨牡蠣遠志酸棗仁等味,甘溫斂撮也。"-瘖出已多,汗亦不少,脈虛無神,四肢逆冷,乃陽氣外脫之象。兼之神情恍惚,夢寐驚惕,心肺失交,神難守舍,此內外將脫,陰陽並越。(內經)所謂陰陽偏則病,離則死也。斯死生交關之候,急宜祗、術、甘、附子氣,當歸白芍養血,麥冬五味斂液,龍骨牡蠣遠志酸棗鎮神,使精氣神不致越脫,即挽回造化之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