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鐮法

手術療法 外科治法 中醫治法 中醫學 中醫治療學 中醫外科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iān lián fǎ

2 英文參考

drainage with stone needl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ulceration puncturing[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砭鐮法(stone-needling method)爲爲瘡瘍開口法之一[1]。是一種瀉血療法[1]。又名砭法飛針[1]。是指用三棱針或刀鋒在瘡瘍患處的皮膚或黏膜上淺刺,放出少量血液使內熱毒隨血外泄的外治法[2]。見《醫宗金鑑》卷六十一、《瘍醫準繩》卷一[2]。古有外科“砭之以石”之說,包括排膿及截法二方面[2]

4 適應

砭鐮法適用於急性陽證瘡瘍,如丹毒、紅絲療等。

黃帝內經靈樞·玉版》:“已成膿血者,其惟砭石鈹鋒之可取也。”即用砭石之尖鋒,或刀鋒在瘡瘍患處,淺淺刺破,使內熱毒及膿血得以外泄,以達消腫、排膿、止痛之目的。

若爲丹毒,可用瓷片淺刺患處,放出惡血;紅線療(急性淋巴管炎)時,可沿紅線消毒後,多用三棱針先挑斷紅線近心端,然後沿紅線每隔1寸挑斷之,並用拇指和食指輕捏針孔周圍皮膚,微令出血,使毒邪不再擴散[2]

5 用法

先常規消毒然後三棱針或刀鋒直刺皮膚或粘膜,迅速移動擊刺,以患部出血。或排出粘液、黃水爲度。

6 注意事項

慢性的陰證虛證禁用。砭刺不可刺得太深,以免傷及經絡;刺後可再敷藥包紮。

7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15.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有砭鐮法作用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