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葉

利水滲溼 中藥材 止咳化痰 清熱解表 中醫學 消炎止血 清熱解毒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ái bèi yè

2 英文參考

gambleana spicebush root and leaf[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whitebackleaf mallotus leaf[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大戟科植物白背葉的葉·《中醫大辭典》·白背葉

白背葉中藥名,出自《嶺南草藥志》[1]

3.1 別名

白膜葉葉下白[1]

3.2 來源及產地

大戟科植物白背葉Mallotusapelta (Lour.) Muell. -Arg.的葉[1]分佈河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地[1]

3.3 功能主治

消炎,止血[1]。主治化膿性中耳炎,煎液滴耳;新生兒鵝口瘡,煎水抹患處;跌打扭傷,鮮葉搗敷;皮膚溼癢,煎水洗:外傷出血,研粉撒。[1]

3.4 藥理作用

0.5%煎劑或浸劑能抑制釘螺活動[1]

4 大戟科植物白背葉的葉·《中醫大辭典》·白背葉

白背葉中藥名,出自蕭步丹《嶺南採藥錄》,爲蕭步丹《嶺南採藥錄》記載的蔓荊子葉之別名[1]

4.1 別名

白背葉[2]

4.2 來源及產地

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Vitex trifolia L. var. simplicifolia cham. f.或蔓荊v. trifolia L.的葉或枝葉[2]分佈我國沿海各地和雲南、江西[2]

4.3 性味

辛、苦,涼[2]

4.4 功能主治

消腫,止痛,止血[2]

1.治跌打損傷頭風風溼痹[2]。煎服:3~9g[2]

2.搗敷治創傷出血,癰瘡腫毒[2]

4.5 化學成分

蔓荊枝葉含揮發油,其中主成分爲莰烯左旋蒎烯;還含苯酚、1,8-桉葉素及α-松油醇、桃葉珊瑚苷,穗花牡荊苷(Agnuside)、牡荊子黃酮、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錦葵花素-3,5-二葡萄糖苷、無羈萜等[2]單葉蔓荊葉含揮發油,油中主含蒎烯;還含單葉蔓荊呋喃牡荊子黃酮等[2]

5 馬鞭草科植物黃荊的葉·《中醫大辭典》·白背葉

白背葉中藥名,出自蕭步丹《嶺南採藥錄》,爲《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的黃荊葉之別名[2]

5.1 別名

蚊枝葉、白背葉、姜子葉[3]

5.2 來源

馬鞭草科植物黃荊 Vitex negundo L.的葉[3]

5.3 性味歸經

苦,平[3]。入肺、大腸經[3]

5.4 功能主治

清熱解表化痰止咳利溼解毒[3]

1.治感冒中暑嘔吐咳嗽咽痛泄瀉痢疾黃疸瘧疾淋病[3]。煎服:9~30g[3]

2.煎水洗溼疹,皮炎腳癬;鮮葉搗敷治蛇、蟲咬傷[3]

5.5 化學成分

本品含揮發油,油中有α-蒎烯、β-丁香烯、桉葉素、檸檬烯、對聚傘花素等。還含桃葉珊瑚苷、穗花牡荊苷(Agnuside)、葒草素、異葒草素、牡荊定鹼、對羥基苯甲酸、5-氧異酞酸、諾尼醇-葡萄糖(Gluco-nonitol)、維生素C、紫花牡荊素(casticin)、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艾黃素、3,4-二羥基苯甲酸β-谷甾醇[3]

5.6 藥理作用

對大鼠甲醛關節炎有抗炎作用[3]黃荊葉還有抗基因毒性作用[3]。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有一定的鎮咳、祛痰平喘作用,對實驗性高血脂兔有降低血膽固醇作用[3]。異葒草素對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損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3]

6 大戟科野桐屬植物白背葉的根及葉·《全國中草藥彙編》·白背葉

6.1 拼音名

Bái Bèi Yè

6.2 別名

野桐、葉下白、白背木、白背娘、白朴樹、白帽頂

6.3 來源

大戟科野桐屬植物白背葉Mallotus apelta (Lour.) Muell.-Arg.以根及葉入藥。根全年可採,洗淨,切片曬乾。葉多鮮用,或夏、秋採集,曬乾研粉。

6.4 性味

微苦、澀,平。

6.5 功能主治

根:柔肝活血,健脾化溼,收斂固脫。用於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子宮脫垂脫肛白帶妊娠水腫。葉:消炎止血。外用治中耳炎,癤腫,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6.6 用法用量

根0.5~1兩;葉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敷或幹葉研粉敷患處。

6.7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7 大戟科植物白背葉的葉·《中華本草》·白背葉

7.1 出處

出自《貴州草藥》。

7.2 拼音名

Bái Bèi Yè

7.3 英文名

Leaf of Whitebackleaf Mallotus

7.4 別名

白鶴葉、白麪戟、白麪風、白桃葉

7.5 來源

藥材基源:爲大戟科植物白背葉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llotus apelta (Lour.)Muell.Arg.[Ricinus apelta Lour.]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鮮用或曬乾

7.6 形態

白背葉 直立灌木或小喬木,高1.5-3m。小枝、葉柄和花序均被白色或微黃色星狀絨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8cm,密被白色星狀毛;葉闊卵形,長4.5-23cm,寬3.5-16cm,先端漸尖,基部近截平或短截形或略呈心形,具2腺點,全緣或頂部3淺裂,有稀疏鈍齒,上面綠色,被星狀柔毛或近無毛,背面灰白色,密被星狀絨毛,有細密紅棕色腺點;掌狀脈3條。花單性異株;雄花序爲不分枝或分枝的穗狀花序,頂生,長15-30cm,被黃褐色絨毛;雄花簇生;具短梗或近無梗;萼3-6裂,裂片卵形,不等長,外面被密毛,內面有紅色腺點。鑷合狀排列;無花瓣;花盤無腺體雄蕊多數,花絲分離花葯2室;雌穗狀花序不分枝,頂生或側生,略比雄花序短,約15cm,果時圓柱狀;雌花單生;無柄;花萼鍾狀,3-5裂,裂片卵形,長3-4mm,外被星狀絨毛;無花瓣;子房有軟刺,刺上密生星狀柔毛,3-4室,花柱3,短,基部連合,被皮刺及稠密星狀毛。果序圓柱形,長2.5-15cm以上,直徑2-3cm;蒴果近球形,密被羽狀軟刺和灰白色或淡黃色星狀絨毛,軟刺長2-6mm,種子近球形,黑色,光亮。花期4-7月,果期8-11月。

7.7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路旁灌叢中或林緣。

資源分佈分佈於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7.8 性狀

性狀鑑別 單葉互生,具長柄;葉片圓卵形,長7-12cm,寬5-14cm,先端漸尖,基部近截形或短截形,具2腺點,全緣或不規則3淺裂,上面近無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星狀毛,有細密棕色腺點。氣微,味苦、澀。

7.9 性味

味苦;性平

7.10 歸經

肝;脾經

7.11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溼止血。主蜂窩組織炎;化膿性中耳炎鵝口瘡溼疹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7.12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研末撒 ;或煎水洗。內服:煎湯,1.5-9g。

7.13 各家論述

1.《貴州草藥》:止血,生肌,排石。

2.《貴州藥植目錄》:順氣寬中,消食止痛。

7.14 摘錄

《中華本草

8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00.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82.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3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