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陰脾經 2016年05月2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足太陰脾經爲十二經脈之一[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27.。代號SP[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62.。與足陽明胃經相表裏[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27.。五行屬土[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27.。本經從足大趾內側端隱白穴開始,沿大趾內側赤白肉際,經第一蹠骨小頭後的太白,向上到內踝前邊的商丘,再上行於脛骨內側後,在內踝上8寸處交出到足厥陰肝經之前,向上走在大腿內側前緣,進入腹部,屬脾臟,聯絡胃腑,向上貫穿膈肌,行於食道兩旁,連繫舌根,散佈舌下;它的支脈,從胃部分出,上行通過橫膈,流注心中,經氣於此與手少陰心經相接[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27.。足太陰脾經是陰氣最盛的經絡,所有本經絡穴善於對裏寒裏虛發揮效用。本經腧穴多用於治療脾胃、心、肺、肝、腎等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病證[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92.。例如胃脘痛、噁心嘔吐、噯氣、腹脹、便溏、黃疸、身重無力、舌根強痛及下肢內側腫痛、厥冷等。

足太陰脾經腧穴

本經腧穴

足太陰脾經左右各21穴[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92.。主要分佈在足大趾、內踝前、下肢內側中部(內踝上8寸以下)及前部(內踝上8寸以上)、腹部第3側線(前正中線旁開4寸)、胸部第1側線(前正中線旁開6寸)、側胸部[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92.。首穴隱白,末穴大包,原穴爲太白穴,絡穴爲足陽明胃經之豐隆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27.。據《鍼灸甲乙經》及《醫宗金鑑》等書載,計有:隱白、大都、太白、公孫、商丘、三陰交、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衝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溪、胸鄉、周榮、大包[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27.

起自足大趾外側趾甲角後之隱白穴(井穴),往後側緣行至太白穴(原穴),上循經足大趾側後方之公孫穴(療穴),而行至足內踝骨下,微前方陷中之商邱穴(經穴),再向上至踝上三寸之三陰交(療穴),三陰交上三寸爲漏谷穴,上循膝內側有一高而凸起脛骨內側髁凹陷處爲陰陵泉(合穴),膝臏上內廉爲血海穴(療穴),上至大腿內側箕門穴。再上行經腹橫骨兩端約紋中動脈,去腹中行旁開三寸半是衝門穴,再上行經府舍、腹結至乳頭直下與臍平之大橫穴(療穴),從腹哀穴上行三寸,離胸中線旁六寸(第五肋間)之食竇穴,上行第四肋間之天溪穴,上行第三肋間之胸鄉穴,上行胸外緣至二肋間,離胸正中線六寸之同榮穴,至此再往外斜下行,止至第六肋腋中線處之大包穴。

足太陰脾經循行路徑及腧穴.png

足太陰脾經腧穴:隱白、大都、太白、公孫、商丘、三陰交、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衝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溪、胸鄉、周榮、大包

特定穴

原穴

太白

絡穴

足陽明胃經之豐隆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27.

郄穴

地機

八脈交會穴

公孫

五輸穴

井穴(木):隱白

滎穴(火):大都

輸穴(土):太白

經穴(金):商丘

合穴(水):陰陵泉

交會穴

腧穴

足太陰脾經

手太陰肺經

足厥陰肝經

足少陰腎經

足少陽膽經

任脈

陰維脈

陽維脈

下脘







關元





中極





三陰交






衝門







府舍






大橫







腹哀







中府







期門






日月






足太陰脾經循行路徑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

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

[本經穴] 隱白(井), 大都(滎), 太白(輸、原), 公孫(絡), 商丘(經), 三陰交(足三陰之會), 漏谷, 地機(郄), 陰陵泉(合), 血海, 箕門; 衝門, 府舍, 腹結, 大橫, 腹哀, 食竇, 天溪, 胸鄉, 周榮, 大包(脾之大絡)。

[交會穴]中府(手太陰), 期門(足厥陰), 日月(足少陽), 下脘、關元、中極( 任脈)。

【語譯】

足太陰脾經:①從大趾末端開始(隱白),沿大趾內側赤白肉際(大都),經核骨第一骨小頭後(太白、公孫),②上向內踝前邊(商丘),③上小腿內側,沿脛骨後(三陰交、漏谷),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地機、陰陵泉),④上膝骨內側前邊(血海、箕門),⑤進入腹部(衝門、府舍、腹結、大橫;會中極、關元),⑥屬於脾,絡於胃(腹哀; 會下脘、日月、期門), ⑦通過膈肌,夾食管旁(食竇、天溪、胸鄉、周榮;會中府),⑧連舌根,散佈舌下。

腹部支脈:⑨從胃部分出,上過膈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陰心經。

脾之大絡:穴名大包,位在淵液下三寸,分佈於胸脅。

《脈書·十一脈》

[足臂本] 足泰陰脈: 出大指內廉骨際,出內踝上廉,循胻內廉,□膝內廉,出股內廉。

[陰陽本] 大(太)陰脈:是胃脈(也)。被胃,下出魚股之陰下廉,腨上廉,出內踝之上廉。

足太陰脾經
循行路線:
  1. 起於大趾之端

  2. 上膝股

  3. 入腹

  4. 屬脾絡胃

  5. 上挾咽

  6. 連舌本,散舌下

足太陰脾經經別循行路徑圖


《鍼灸學》

足太陰脾經起於足大趾末端(隱白),沿着大趾內側赤白肉際,經過大趾本節後的第1蹠趾關節後面,上行至內踝前面,再上小腿,沿着脛骨後面,交出足厥陰經的前面,經膝股部內側前緣,進入腹部,屬於脾臟,聯絡胃,通過橫膈上行,挾咽部兩旁,連繫舌根,分散於舌下。

胃部支脈:向上通過橫膈,流注於心中,與手少陰心經相接(見下圖)。

足太陰脾經循行路徑及腧穴.png

足太陰脾經循行路徑:

1.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

2.過核骨後

3.上內踝前廉

4.上踹(按:踹應作腨)內

5.循脛骨後

6.交出厥陰之前

7.上膝股內前廉

8.入腹

9.屬脾絡胃

10.上膈

11.挾咽

12.連舌本散舌下

13.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

14.注心中

《中醫大辭典》

足太陰脾經自足大趾的內側端(隱白)起始,經核骨(第一蹠趾關節)後面,向上到達內踝骨的前邊(商丘),在三陰交穴處與足厥陰、足少陰兩經交會,再沿脛骨內緣,向上交叉淺出於足厥陰肝經的前邊,經過膝關節,沿大腿內側前邊,進入腹腔,入屬脾臟,聯絡胃府,再向上貫穿膈肌,夾食道兩旁,連繫舌根,散佈舌下。它的支脈從胃部分出,通過膈肌,流注心中。脈氣由此與手少陰心經相接。[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62.

《中國鍼灸學詞典》

足太陰脾經從大趾末端隱白開始,沿大趾內側赤白肉際,經第一蹠骨小頭後的太白,向上到內踝前邊的商丘,再上行於脛骨內側後,在內踝上8寸處交出到足厥陰肝經之前,向上走在大腿內側前緣,進入腹部,屬脾臟,聯絡胃腑,向上貫穿膈肌,行於食道兩旁,連繫舌根,散佈舌下;它的支脈,從胃部分出,通過橫膈,流注心中,交於手少陰心經。[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27.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

足太陰脾經起於足大趾內側端隱白穴,沿內側赤白肉際上行,過內踝的前緣,沿小腿內側正中線上行,在內踝上8寸處,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上行沿大腿內側前緣,進入腹部,屬脾,絡胃。向上穿過膈肌,沿食道兩旁,連舌本,散舌下。其分支從胃別出,上行通過膈肌,注入心中,經氣於此與手少陰心經相接。[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足太陰脾經病候

患足太陰脾經疾病者,主要反應在胃腸疾病爲主,有下列病候:舌根強硬、食後嘔吐、胃痛、腹脹、噯氣、便後或屁後腹中寬舒、身體粗重、面目身發黃、強迫久立則股膝內側腫脹。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

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重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強立(欠)股膝內腫、厥,足大指不用。

脾之大絡……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皆縱。

【語譯】

本經異常就表現爲下列病症:舌根部發強,吃了就要嘔,胃脘痛,腹脹,好噯氣,得到大便或放屁後就感到輕鬆,全身感到沉重無力。

本經穴主治“脾”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體不能活動,喫不下,心胸煩悶,心窩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塊,泄瀉或小便不通,黃疸,不能安睡,想打呵欠而氣不暢,大腿和小腿內側腫、厥冷,足大趾不能運用。脾大絡病症:實證,渾身痠痛;虛證,百節松馳軟弱。

《脈書·十一脈》

[足臂本]其病:病足大指廢,內廉痛,股內痛,腹痛,腹脹,復□,不嗜食,善噫,心□,善肘()。諸病此物者,皆灸足泰陰脈。

[陰陽本]是動則病:上當走心,使腹脹,善噫,食慾歐(嘔),得後與氣則快然衰。

是鉅陰脈主治其所產病:獨心煩,死;心痛與腹脹,死;不能食,不能臥,強吹(欠),三者同則死;溏泄,死;水與閉同則死;爲十病。

《鍼灸學》

足太陰脾經主要病候:胃脘痛、食則嘔、噯氣、腹脹便溏、黃疸、身重無力、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厥冷等症[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9.

《中醫大辭典》

本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爲舌根強痛,腹脹,噯氣,胃痛,嘔吐,心煩,泄瀉,黃疸,身體沉重,動作不利,不能臥,膝股內側腫、厥冷,足大趾不用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62.

《中國鍼灸學詞典》

足太陰脾經發病,主要表現爲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經脈所過部位的疾患及其他疾病。如:嘔吐、胃脘痛、腹脹、納食減少、暖氣、心煩、黃疸、腹中痞塊、大便溏泄、小便不利、舌根強痛、體重、動作不利、不能安睡,經脈所過處疼痛、麻木、厥冷。[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27.

足太陰脾經腧穴主治病證

足太陰脾經腧穴主治脾胃病、婦科病、前陰病和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9.

足太陰脾經腧穴臨牀多用於治療脾胃、心、肺、肝、腎等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病證[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92.

足太陰脾經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

穴名

部位

主治

隱白*

趾端

腹脹、月經過多,癲狂

大都

腹脹、胃痛、熱病

太白*

腹脹、泄瀉、胃癌

公孫*

胃痛、嘔吐,泄瀉.腹痛,痢疾

商丘

腹脹、泄瀉、便祕、足踝痛

三陰交*

小腿

腸鳴,腹脹、月經不調、遺精、小便不利、遺尿、失眠

漏谷

小腿

腹脹,腸鳴,下肢痿痹

地機*

小腿

腹痛、泄瀉、小便不利、月經不調、痛經、遺精

陰陵泉*

小腿

腹脹泄瀉、小便不利、膝痛、水腫

血海*

小腿

月經不調、癮疹、溼疹

箕門

小腿

小便不利、遺尿

下肢部:脾胃病爲主,其次爲婦科、前陰疾患

衝門

腹痛,疝氣

府舍

腹痛、疝氣

腹結

腹痛、疝氣

大橫*

便祕、泄瀉、腹痛

腹哀

腹痛,消化不良、便祕.痢疾

腹部:胃、腸病爲主

主治對比:

“*”見於《外臺祕要》;

“大”見於《鍼灸大成》。

本表據《鍼灸甲乙經》而列。

本經是動病中有“舌本強”,所生病中有“舌本痛”,兩者相合,僅見於《鍼灸大成》商丘主治症。舌本強,原意當是指吞嚥不利,故其後接“食則嘔”等。“食不下”在主治症中只有“不欲食”、“不嗜食”、“食不化”,意思相當。

“胃脘痛”、“心下急痛”,意指胃痛、心口痛,主治症中只有心痛、腹中痛、腹痛等,公孫則主其絡病“腸中切痛”。

原文“腹脹、善噫……”都是形容腹部氣脹,喜噯氣等症,主治中只有腹脹、腹滿、氣脹等,《鍼灸大成》等書記載較廣。

“溏、瘕、泄”,《難經》載有“大瘕泄”,楊玄操注爲“少腹有結而又下利”。由消化不良而見嘔吐、溏泄,是本經主治的重點。

“水閉”可解釋爲小便不利,“淋”、“癃”可屬之。

原文“黃疸”不見於主治中,商丘穴主“溺黃”,至《鍼灸大成》才記有“黃疸”,是符合其治理的。

“強欠,膝內痛”,見於漏谷主治症,可知原作“強立”者字誤。

經文互參

《黃帝內經靈樞·本神》:脾藏營,營舍意,脾氣虛則四肢不有用,五臟不安;實則腹脹,經、溲不利。(按:本篇分述五臟所藏及其虛實見症。)

《黃帝內經靈樞·五邪》: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皆調於三裏(按:此篇論邪在五臟,脾胃合一,文已見前。)

《黃帝內經靈樞·脹論》:脾脹者,善噦,四肢煩,體重,不能勝衣,臥不安。(按:此篇論五臟六腑脹。)

《黃帝內經素問·刺熱》: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嘔,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滿泄,兩頷痛……刺足太陰、陽明。(按:此篇論五臟熱及治法。)

《黃帝內經素問·熱論》:傷寒……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幹。(按: 此篇論六經熱病。)

《黃帝內經素問·刺瘧》:足太陰之瘧,令人不樂,好大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按: 此篇論足六經及五臟瘧。)

《黃帝內經素問·風論》: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惰,四支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按: 此篇論五臟風證。)

《黃帝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按: 此篇論五臟病虛實。)

《黃帝內經素問·厥論》:太陰之厥,則腹滿脹,後不利,不欲食,食則嘔,不得臥,太陰厥逆,胻急攣,心痛引腹。(按: 此篇論手足六經厥及厥逆。)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足太陰氣絕者,則脈不榮肌肉。脣舌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人中滿則脣反者,則肉先死。(按: 此篇論各陰陽經氣絕見症。)

《黃帝內經靈樞·終始》: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氣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則面黑,皮毛頭焦而終矣。(此篇論六經終,應手足上下合參。)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