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湯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別名

木瓜湯(《醫心方》卷八)、木瓜茱萸湯(《普濟方》卷二四四)。

處方

吳茱萸6克 木瓜(切)12克

功能主治

治腳氣入腹,困悶欲死,腹脹。

用法用量

上二味,以水1.3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約隔一小時半服一次。服後或吐、或汗、或利、或大熱悶,即愈。

摘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七引蘇長史方

《聖濟總錄》卷五十五

方名

茱萸湯

組成

食茱萸(炒)1兩,白朮1兩,乾薑(炮)1兩。

主治

脾心痛兼吐水。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空心、午間、臨臥各1次。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普濟方》卷十四引《護命方》

方名

茱萸湯

組成

山茱萸半兩,當歸(切,焙)半兩,五味子半兩,山芋半兩,黃耆(銼,焙)半兩,芎藭半兩,生乾地黃(焙)1兩,白朮1兩,獨活(去蘆頭)2錢,酸棗仁(微炒)2錢,木瓜(去皮子,焙)半兩。

主治

肝臟邪氣,兩脅脹滿,筋脈拘急,痛連小腹。

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1盞半,大棗2個,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溫服,日2次。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外臺》卷六引《廣濟方》

方名

茱萸湯

組成

吳茱萸1升,甘草2兩(炙),乾薑2兩(炮),蓼子1把,亂髮1兩(燒),桂心2兩。

主治

霍亂轉筋不止,乃疼痛欲入腹者。

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取2升3合,絞去滓,分3次溫服。服別相去如人行6-7裏。

製備方法

上切。

用藥禁忌

忌生蔥、海藻、菘菜、生冷粘膩。

《千金翼》卷十九

方名

茱萸湯

組成

吳茱萸2升,半夏1升(洗),生薑1斤(切),芍藥3兩,桂心3兩,大棗20個(擘),人蔘2兩,黃芩2兩,甘草(炙)2兩。

主治

男子虛熱寒冷,婦人寒勞氣逆,及胸腹苦滿而急繞臍腹,寒心吞酸,手足逆冷,臍四邊堅,悸氣踊起,胃中虛冷,口中多唾,或自口乾,手足煩,苦渴溼痹,風氣動作,頑痹不仁,骨節盡痛,腰背如折,惡寒,大呼即驚,多夢。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鬥2升,先煮棗極沸,乃納諸藥,煮取4升,每服8合,日3次。

《千金》卷七引蘇長史方

方名

茱萸湯

別名

木瓜茱萸湯、木茱湯

組成

吳茱萸6升,木瓜2顆(切)。

功效

下氣除溼泄毒。

主治

腳氣毒氣上攻心,手足脈絕;腳氣入腹,困悶欲死,腹脹喘急,風溼胳膊,腰腳不能舉動。

用法用量

以水1鬥3升,煮取3升。分3服,相去如人行10裏久進1服。或吐、或汗、或利、或大熱悶。

附註

木瓜茱萸湯(《普濟方》卷二四四)、木茱湯(《奇正方》)。本方方名,《醫心方》引作“木瓜湯”。改爲丸劑,名“茱萸丸”(見《三因》卷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