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脈絡膜病變 2009年01月27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疾病科屬

眼科

疾病概述

本病是以中心視力減退,伴視物變形、變小、變色而外眼端好的常見眼病。多發生於成年人,男性多於女性。常爲單眼發病,也有雙眼者;有自愈和反覆傾向。屬中醫“視瞻昏渺”、“視感”、“視瞻有色”範疇。

診斷要點

1、自覺視力減退,眼前有一固定黑影,視物變形、變小、變色。

2、眼底檢查:黃斑區網膜水腫呈侷限性圓形,其周圍有反光圈,或顏色暗紅,中心光反射減弱或消失,常伴有黃白色點狀或斑片狀滲出物。水腫消退、滲出物吸收後,視力提高,中心光反射恢復,黃斑仍可遺留少量黃白色點狀滲出或不規則的色素沉着。有時會復發。

3、本病須與中心性滲出性視網膜脈絡病變(中滲)相鑑別。二者均有視力下降,眼前中心暗影,中心視野可有相對暗點或絕對暗點。“中漿”以黃斑部視網膜水腫、滲出爲主要特點;“中滲”則以黃斑部滲出性病竈和圓形、弧形出血爲主要特點。

4、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於色素上皮脫離區有熒光素滲漏至神經上皮下,呈噴出型或冒煙狀,也可呈擴散型或稱墨漬樣彌散。

辨證分析

本病多因溼熱內停,水溼上蒸清竅,鬱久成痰,壅塞黃斑;或因脾虛水停,水溼上泛於目;也有因情志不舒,氣滯血鬱,目竅不利者;更有因勞神過度,致真陰暗耗,精血不足,不能上榮於目,水溼乘虛積滯目絡。本病以黃斑區水腫、滲出爲主要見證。水腫爲水溼停聚黃斑,滲出物爲水溼積久成痰,痰溼氣血凝結。視力下降,眼前黑影、變視等均因黃斑水腫、滲出,痰溼阻遏清竅之故。若全身兼心煩失眠,痰多胸悶,舌苔黃濁,爲痰熱與溼熱阻礙氣機,清氣不升,濁氣不降。頭重胸悶,爲溼熱上擾;食少便溏,爲脾虛不運。面色不華,少氣乏力、舌淡,爲脾虛見證。見黃斑色暗紅,爲氣滯血鬱,壅遏目竅。眼內乾澀,爲肝腎精血不足,目失濡養。

辨證論治

脾經溼熱夾痰上擾型

證見

視力下降,眼前黑影、視物變形,黃斑水腫滲出。全身見心煩失眠,痰多胸悶。舌苔黃濁,脈濡數。

治法

清熱利溼化痰。

方藥

1、主方:溫膽湯(孫思邈《千金方》)加減處方:法半夏10克,陳皮6克,茯苓20克,竹茹10克,枳實10克,薏苡仁30克,車前子12克,澤瀉12克,黃芩12克,連翹10克。水煎服,復渣再煎服。若兼便溏溲赤,加滑石15克、木通10克、梔子10克。黃斑色暗者,加茺蔚子15克。眠差者,加琥珀末3克(衝)、夜交藤10克。

2、中成藥參照“雲霧移睛”中成藥。

3、單方驗方:昆藻二陳湯(袁志衝《中西醫結合眼科》1984.4)處方:法半夏、陳皮,茯苓,炙甘草,烏梅,昆布,海藻,牡蠣,膽南星,枳實,生薑。脾虛溼滯型

證見

眼症同上。全身見食少便溏,面色少華,少氣乏力。舌淡苔白膩,脈遲緩。

治法

健脾滲溼行滯。

方藥

1、主方:五苓散(張仲景《傷寒論》)加味處方:茯苓15克,豬苓10克,澤瀉10克,白朮15克,桂枝6克,蒼朮10克,薏苡仁25克,黨蔘12克,茺蔚子12克,法半夏10克。水煎服。若病程日久,黃斑水腫久治不消,素體虛弱者,加黃芪、楮實子、菟絲子,桂枝改用肉桂。滲出物多者,加浙貝母、魚古、丹蔘、雞內金。

2、中成藥參苓白朮散,口服,散劑或水泛丸每次各6克,膠囊每次3粒,每日2~3次。脾陽虛寒者,服附桂理中丸。氣滯血鬱型

證見

自覺症同上,黃斑區色暗紅,有黃白色點狀滲出,色素沉着,水腫較輕。全身有情志不舒,肋痛,口苦咽乾。苔薄黃,脈弦。

治法

清熱疏肝,行氣活血。

方藥

1、主方:丹梔逍遙散加減(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處方:牡丹皮12克,梔子10克,柴胡10克,當歸10克,茯苓15克,白朮10克,赤芍15克,丹蔘15克,茺蔚子12克,毛冬青15克,香附10克,車前子10克。水煎服。

2、 中成藥參照“雲霧移睛”中成藥。

3、 單方驗方:複方逍遙散(德州市中醫院眼科《中西醫結合眼科》1985.4)處方:牡丹皮,梔子,當歸,杭菊,柴胡,雲苓,白朮,薄荷,澤瀉,升麻,五味子,地膚子,蒲公英,生地黃,甘草。若爲陳舊性者,去牡丹皮、梔子、地膚子、蒲公英,加丹蔘、磁石。肝腎不足型

證見

視物變色、變形,眼內乾澀,黃斑水腫較輕,有黃白色滲出物及色素沉着。全身見頭暈耳鳴,腰痠,脈細。

治法

補益肝腎,明目散結。

方藥

1、主方:明目地黃湯加減處方參見“雲霧移睛”肝腎不足型之方藥,酌加丹蔘、茺蔚子。本病早期,黃斑水腫明顯時,酌加車前子、薏苡仁、蒼朮,以加強利水滲溼。若於後期,水腫已吸收,則酌加枸杞子、楮實子、女貞子。滲出物久不吸收者,酌加山楂、昆布、海藻、牡蠣。

2、中成藥參照“瞳神緊小症”中成藥。

3、單方驗方:駐景丸加減方(陳達夫驗方)處方:楮實子25克,菟絲子25克,茺蔚子18克,木瓜10克,薏苡仁30克,三七粉3克(衝),雞內金10克。炒谷、麥芽各30克,枸杞子15克,淮山藥25克。水煎服。早期黃斑水腫爲主者,加黃豆卷、茯苓、萆薢、芡實。滲出物瘀積者,加鬱金、丹蔘、牛膝、山楂、昆布。其他療法

1、鍼灸療法取穴:風池、醫明、合谷、三陰交、承泣、球后、四白、攢竹。用平補平瀉法。

2、光明合劑配合耳針療法(陳瑞銘等《福建中醫藥》1986.4)光明合劑:千里光15克,夜明砂、木賊、白蒺藜、何首烏、谷精草各9克,蟬蛻3克。耳針:耳穴目

1、目

2、肝、皮質腺、取患側耳穴,2~3天針一次,留針30~60分鐘;也可1天1次,雙耳穴交替使用。

3、針刺治療驗方(彭格非《新中醫》1983.5)方法分四組。一組:主穴爲睛明、健明、健明

1、球后、承泣;配穴爲太陽、風池、醫明、足三裏、合谷、曲池、肝俞、腎俞。每次取1個主穴、2個配穴。二組:取頸部向陽

1、向陽2。三組:取頭部新明

1、新明2。四組:取陽明穴(新穴,位於太陽穴與陽白穴連線顳側1/3處)。以上四組每天均針1次,10次爲一療程,休息3天可進行第二療程。四組療效均無顯著性差異。

4、飲食療法(1)溼熱型:清熱祛溼粥:赤小豆30克,白扁豆20克,薏苡仁20克,芡實20克,川萆薢10克,赤茯苓15克,木棉花20克,燈芯花10克。將川萆薢、茯苓、木棉花、燈芯花煎水取汁,加入赤小豆、扁豆,薏苡仁、芡實適量共煮粥食。(2)痰溼型:昆布30克,海帶30克,黃豆60~90克。加水適量,共煮至熟爛,加鹽或糖食用。(3)虛證:參照“醫翳內障”飲食療法。

5、預防調護本病有自愈傾向,但容易復發。患病時需積極醫治,且需注意避免情緒刺激,過用目力、過度勞累及熬夜,注意調理飲食,少食辛辣刺激之品,保證足夠睡眠,以減少復發機會。若反覆發作,黃斑病變嚴重,則視力難以恢復正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