疹 2009年01月0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疹   證名。   ①指溫熱病發疹。見《傷寒九十論·發斑證》。又稱疹子。《溫熱經緯·葉香巖外感溫熱篇》:“或雲頭隱隱,或瑣碎小粒者爲疹”。“疹從血絡而出,屬經。”由風熱鬱肺,內閉營分,從血絡外出所致。爲皮膚上發出之紅色小點,形如粟米,撫之礙手,並見發熱煩躁,咳嗽煩悶,口渴,舌絳等證。疹色以紅活爲佳,紫赤者爲熱盛,紫黑者爲毒重。疹爲邪氣外達,治宜透發。疹出而神情清爽,爲外解裏和。若神志不清,系熱毒熾盛,正不勝邪,有內陷之象。治宜宣肺達邪,清營透疹。《溫病條辨·上焦篇》:“發疹者,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地、丹皮、大青葉,倍元參主之。”“神昏譫語者,清宮湯主之,牛黃丸、紫雪丹、局方至寶丹亦主之。”參見斑疹條。   ②指瘡疹。《丹溪心法·斑疹》:“疹即瘡疹。”   ③指久病。《素問·奇病論》:“無損不足益有餘,以成其疹。”王冰注:“疹,久病也。”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