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 2010年04月0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棗是鼠李科棗屬的多年生落葉果樹,小喬木。又名紅棗、中國棗。學名Zizyphus jujube Mill.。

棗屬植物約有50種,但在果樹栽培上主要的種類是棗,原產中國,是中國果樹栽培中歷史最久的果樹之一。

棗在中國依15℃等溫線將棗栽培區域劃分爲兩大系即南系和北系。北系的主要分佈中心爲陝西、山西、河北、山東、河南等省;南系主要分佈中心爲四川、湖北、安徽、浙江等省。1988年中國鮮棗產量達52萬噸。

棗樹的形態特徵

樹高10m左右,樹幹和老枝淺灰色,片裂或龜裂。結果枝爲脫落性枝,下垂,當年秋季脫落。中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三主脈。花小,爲腋生不完全聚傘花序,花盤圓形,多蜜;雄蕊5,花柱2裂。果爲核果,果形和大小因品種而異,常見有圓形、橢圓形、卵圓形、雞心形、梭形、長筒形、葫蘆形等;果皮鮮紅色、紫紅色或紫褐色;核具銳尖頭,堅硬,也有核退化爲膜質,內有種仁或無。

棗樹壽命一般爲70-80年。棗根生長力強,水平根較發達,超過冠徑3-6倍,以深15-40cm土層內最多,並易發生根櫱;垂直根生長較弱。主芽着生在棗頭、棗股的頂端或側生在棗頭一次枝和二次枝的葉腋間,當年多不萌發,第二年萌發爲棗或新棗頭,也有時不萌發而成隱芽,壽命長達30年之久;棗枝分棗頭、棗股和棗吊。棗頭、棗股均由主芽萌發而成,棗樹結果早,栽植當年即可開花結果。結果主要靠棗股。棗樹萌芽、開花較其他落葉果樹爲晚。一般在4月下旬萌芽,5月下旬開花,8月下旬果實着色,9月下旬果實成熟,生長期175天左右。

棗既耐熱,又耐寒,生長期可耐40℃的高溫,休眠期可耐-35℃的低溫。年平均溫度北系棗爲9-14℃,南系棗爲15℃以上。果實成熟期適溫爲18-22℃,根系生長要求土壤溫度7.2℃以上,22-25℃達生長高峯。

棗對降水量有較廣的適應範圍。在浙江、安徽年降水量1000-1200mm的地方,廣東1500mm以上的地方也能正常生長;在甘肅年降水量200-300mm的產區以及華北一帶400-600mm的產區都生長良好。棗樹花期需要較高的空氣溼度,如金絲小棗花粉在空氣相對溼度低於40%時,花粉發芽率僅8.5%,一般空氣相對溼度大於70%時,利於授粉、受精;果實成熟期需要較低的空氣溼度。

棗是喜光樹種,對土壤適應範圍廣。適宜的土壤酸鹼度爲pH5.5-8.4。棗抗鹽力亦較強,一般在總鹽量低於0.2-0.3%的土壤上表現正常。

棗的品種分類

中國棗品種約有500個以上,有大棗類和小棗類。

大棗類:果較大,平均重8g以上,樹勢強健,適應性較強,樹冠較大,葉色較深。品種有:贊皇大棗、阜平大棗、駿棗、梨棗、灰棗、晉棗、義烏大棗、灌陽長棗、冬棗。

小棗類:果較小,平均重5g左右。樹勢偏弱,樹冠較小,葉色較淺。品種有:金絲小棗、無核小棗、馬蓮小棗、雞心棗、稷山板棗。

棗的栽培

常用嫁接和分株繁殖。砧木多用自根砧和酸棗(X.spinosus Ha),也有用銅錢樹(Paliurus hemsleyana Rehd.)作砧木的。嫁接以帶木質部芽接,芽以5-8月爲宜,枝接4-9月均可進行。

基肥用圈肥、綠肥、人糞尿等,全年可施用3-5次。棗園以間作花生、豆類、油菜較爲有利。

棗的病蟲害

棗步曲、棗粘蟲、棗瘋病。其他病蟲害如刺蛾類、桃小食心蟲、象甲類、葉壁蝨、介殼蟲及棗鏽病等。

棗的營養成分

棗營養豐富,100g鮮棗果內含維生素C400-600mg,維生素P3.358mg,蛋白質1.2%,脂肪0.2%,還含有鈣、磷、鐵等礦物質。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