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噻嗪 2014年10月30日修訂版

BY wangyuan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乙噻嗪說明書

藥品名稱

乙噻嗪

英文名稱

Ethiazide

別名

Hypertance;Forte

分類

循環系統藥物 > 抗高血壓藥物 > 利尿降壓藥

劑型

2.5mg。

乙噻嗪的藥理作用

乙噻乙噻嗪爲噻嗪類利尿藥。能干擾。腎小管對電解質重吸收,使鈉和氯排泄增加。由於到達遠曲小管末段和集合管Na 增加,導致K 排泄增強。有弱碳酸酶抑制活性。HCO3-排泄增加不大,尿pH改變不明顯。降壓作用原因不明,可能和鈉耗竭有關,可單獨應用或和其他的抗高血壓藥合用。

乙噻嗪的藥代動力學

口服易吸收,2h後即有顯著的排鈉和利尿,作用在大約6h達到峯值,持續12h。從腎以原形藥排泄。

乙噻嗪的適應證

1.如腎病綜合徵、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功能衰竭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與雌激素過多引起的水腫。一般不用於妊娠水腫,以防影響胎兒。子宮增大壓迫引起的水腫可提高下肢緩解,不必用利尿藥。合併其他的病理原因如妊娠中毒症水腫則例外。

2.高血壓:可單獨應用或和其他的抗高血壓藥合用,以增強療效和減少不良反應。禁用於無尿及對本 品及磺胺過敏者。

3.尿崩症。

乙噻嗪的禁忌證

1.腎功能不全時,肝功能不全或進行性肝病時應小心使用。

2.禁用於對乙噻嗪及磺胺過敏者。

注意事項

1.腎功能不全時應小心使用,因可使氮質血癥加重,並且導致藥物蓄積。禁用於無尿病人。

2.肝功能不全或進行性肝病時應小心使用,因輕微的水、電解質平衡失調可能誘發肝昏迷。

3.可加強其他抗高血壓藥的作用。

4.過敏反應偶見於有變態反應史或支氣管哮喘病人。部分病人對日光敏感化。禁用於對乙噻嗪及磺胺過敏者。

5.注意水、電解質平衡情況,糾正低鈉、低氯鹼血癥和低血鉀,和其他強利尿藥、皮質類固醇或ACTH合用時尤應注意。嚴重肝硬化、電解質攝入不足或並用強心甙病人低血鉀危險性增加。低血氯一般輕微,不必特別處理。低血鈉可發生在高溫天氣的水腫病人。此時應限水而不限鹽。乙噻嗪長期應用在某些病人亦可增加鎂排泄,導致低鎂血癥,減少鈣排泄引起高鈣血癥及低磷血癥。病人應多服富鉀飲料如橙汁等,或補充鉀鹽。但飲食已經有足夠的鉀供應時,不必另外再補給,因太多的鉀對病人亦有害。應告訴病人,如有不適、持續性嘔吐和腹瀉,可能有過多的水和鉀的喪失,應迅速找醫生。並定期檢查血電解質。

6.可引起高尿酸血癥,導致痛風發作。

7.可改變胰島素用量,升高血糖,使隱性糖尿病人出現症狀。長期應用亦可能減少血高密度脂蛋白,促進動脈硬化。

8.可減少血漿結合碘水平,但無甲狀腺功能不全的表現。

9.鋰鹽一般不宜合用,因乙噻嗪可使鋰的腎排泄減少,增強鋰的毒性。

10.交感神經切除術後乙噻嗪降壓作用加強。

乙噻嗪的不良反應

1.包括厭食、嘔吐、胃刺激、腸痙攣等。罕有肝內膽汁淤積性黃疸。

2.中樞神經系統反應:包括頭痛和眩暈等。

3.血液系統反應:罕見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和再生障礙性貧血。

4.皮膚過敏反應:紫癜、皮疹、光敏性皮炎等。

5.心血管反應:包括體位性低血壓,作用可被乙醇和巴比妥類安眠藥增強。

6.其他:包括低血糖、糖尿、高尿酸血癥、肌肉痙攣、無力等。出現以上不良反應時,應減少劑量或停藥。

乙噻嗪的用法用量

初劑量口服2.5mg~5mg,每日2次,維持量隔日用藥。

藥物相互作用

鋰鋰鹽一般不宜合用,因乙噻嗪可使鋰的腎排泄減少,增強鋰的毒性。

專家點評

乙噻乙噻嗪爲噻嗪類利尿藥。能干擾。腎小管對電解質重吸收,使鈉和氯排泄增加。由於到達遠曲小管末段和集合管Na 增加,導致K 排泄增強。腎功能不全時,肝功能不全或進行性肝病時應小心使用。偶見於有變態反應史或支氣管哮喘病人。部分病人對日光敏感化。禁用於對乙噻嗪及磺胺過敏者。鋰鹽一般不宜合用,因乙噻嗪可使鋰的腎排泄減少,增強鋰的毒性。交感神經切除術後乙噻嗪降壓作用加強。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