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膈 2016年09月19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噎膈爲病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6.。見《嚴氏濟生方》卷二。《內經》作隔、鬲、膈中、隔塞、鬲咽[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6.。《備急千金要方》稱噎塞[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6.。又名膈噎、噎、膈、膈氣[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6.

噎膈:1.吞嚥不利,飲食梗塞難下;2.飲食不得下,大便祕結者;3.反胃。

吞嚥不利,飲食梗塞難下·噎膈

噎膈(dysphagia[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爲病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6.。是指以吞嚥不利,飲食梗塞難下爲主要表現的疾病[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噎,指進食吞嚥哽噎不順;膈,指胸膈阻塞、飲食不下[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49.,或食入即吐[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39-142.。張石頑《千金方衍義》:“噎之與膈,本同一氣,膈證之始,靡不由噎而成。”臨牀上,噎雖可單獨出現,而又每爲膈的先兆,故往往以噎膈並稱[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39-142.[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49.

噎膈證古分五噎、五膈及外感噎膈,內傷噎膈[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6.

古人論述

噎膈的形成,《內經》首先指出與人身之津液有關。如《素問·陰陽別論篇》說:“三陽結謂之膈。”又認爲與精神因素有關。《素問·通評虛實論篇》說:“膈塞閉絕,上下不通,出暴憂之病也。”此後《濟生方·噎膈》又提出乃“寒溫失宜……飲食乖度”所致。《景嶽全書·噎膈》則認爲與“酒色過度”有關,並謂“少年少見此證”,對於病因的認識有一定發展。關於噎膈的病理。歷代醫家有不同的說法:有強調熱結津血虧耗者,如《局方發揮》“血液俱耗,胃脘幹槁”致生噎膈之論;有認爲以陽氣衰弱爲主者,如《景嶽全書·噎膈》說,此證“惟中衰耗傷者多有之”,“正以命門無火,氣不化精,所以凝結於下而治節不行……即噎膈之屬是也”。由於噎膈可見於多種成因,臨牀上陰傷與陽衰之證均能出現,故兩說有並存之必要,不宜偏廢。

噎膈的病因

《醫貫》卷五:“噎膈者,飢欲得食,但噎塞迎逆於咽喉胸膈之間,在胃口之上,未曾入胃即帶痰涎而出。”

噎膈多因情志抑鬱、飲食偏嗜等多種因素造成痰氣、瘀滯、積熱浸淫胃脘食道,日久形成噎膈[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49.

憂思鬱怒

憂思可以傷脾,脾傷則氣結,氣結則津液不得輸布,遂聚而爲痰,痰氣交阻食道,於是漸生噎膈。《醫宗必讀·反胃噎膈》說:“大抵氣血虧損,復因悲思憂恚,則脾胃受傷,血液漸耗,鬱氣生痰,痰則塞而不通,氣則上而不下,妨礙道路,飲食難進,噎塞所由成也。”正指噎膈初起而言。若因鬱怒傷肝,肝爲藏血之髒,肝鬱則血液不能暢行,久之積而成瘀。痰瘀二者,又往往互相搏結,阻塞胃口,則食不得下。徐靈胎評《臨證指南醫案·噎膈》說:“噎膈之證,必有瘀血、頑痰、逆氣,阻膈胃氣。”即指此類情況。

酒食所傷

酒食助溼生熱,若嗜酒無度,又多進肥甘之品,則易釀成痰濁;若恣食辛香燥熱等物,則易致津傷血燥,前者使食道窄隘,後者使咽管幹澀,均能妨礙咽食而發生噎膈。《臨證指南醫案·噎膈反胃》謂:“酒溼厚味,釀痰阻氣。”《醫碥·反胃噎膈》說:“酒客多噎膈,飲熱酒者尤多,以熱傷津液,咽管幹澀,食不得入也。”即包括了上述兩個方面。《景嶽全書·噎膈》說:“酒色過度則傷陰,陰傷則精血枯涸,氣不行則噎膈病於上,精血枯涸則燥結病於下。”其病機亦不外精少液枯,氣不運行,導致血液枯竭,爲內耗腎陰而然。

噎膈的病理變化

噎膈的病位在於食道,屬胃氣所主。《古今醫案按》引葉天上“食管窄隘使然”之說,即明確指出噎膈的基本病理改變爲食道狹窄。但就其發病機理而言,除胃以外,又與肝、脾、腎都密切有關。因三髒與食道、胃皆有其經絡聯繫。在功能上,脾爲胃行其津液,肝氣之疏泄及腎陽之溫煦亦有助於胃氣和降,而腎之精液循足少陰之脈濡潤咽嗌,以上因素,對於食物嚥下入胃,均有協同作用。故脾、肝、腎有病,可累及胃與食道漸生噎膈。噎膈由輕而重,逐步發展,也往往波及脾、肝、腎等髒。一般而言,噎膈輕證,或由於肝脾氣結,痰氣交阻;或因胃津虧虛,食道澀滯,均使食物嚥下不順。如在痰氣交阻的基礎上又形成血瘀,以致痰瘀互結,阻膈胃氣,或胃津虧耗而損及腎陰,皆屬於噎膈重證,每使食物嚥下即發生疼痛,甚至食入即吐,水飲亦難以嚥下。倘病變繼續發展,由陰損以致陽衰,則腎之精氣並耗,脾之生化告竭。必形體羸瘦日甚,或伴有肢體浮腫,病情已屬危篤。在此階段,如因陽竭於上而水谷不入,陰竭於下而二便不通,稱爲關格,系開合之機已廢,爲陰陽離決的一種表現。

噎膈的症狀

食入阻隔,未曾入胃即吐出者[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6.。臨牀以吞嚥困難,或食入即吐、胸膈疼痛、形體漸瘦爲主症[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49.。可見於食道及賁門的功能性與器質性的某些病變中[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49.。如賁門痙攣、食道炎、食道癌、賁門癌及食道憩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49.

類證鑑別

反胃

噎膈應與反胃進行鑑別,反胃一證,古代亦名翻胃,《金匱要略》名爲胃反。在《嘔吐噦下利病》指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其證是食人之後,停留胃中不化,朝食者則暮吐,暮食者則朝吐,與噎膈之食不得人或食入即吐不同。《景嶽全書·噎膈》說:“反胃者,食猶能人,入而反出,故曰反胃;噎膈者,隔塞不通,食不能下,故曰噎膈。”將二者作,了簡明的鑑別,對臨牀具有指導意義。

噎膈是食不得入,多爲陰虛有火;反胃是食入反出,多爲陽虛有寒。而二者俱屬難愈之疾,且病程經過較長。

梅核氣

噎膈初起,尚須與梅核氣鑑別:前者系飲食吞嚥受阻;反者惟自覺咽中如物梗塞不適,與進食並無妨礙,是爲不同之處。

噎膈的辨證治療

噎膈一證,爲胃與食道的病變,屬於本虛標實之證。病標常有氣鬱、痰阻、血瘀等方面,三者每多兼雜互見,有時難以截然劃分。病本有津虧、血耗、陰損及陽等階段。故治法以開鬱理氣,滋陰潤燥爲原則。如理氣化痰,破結行瘀,滋陰養血,補脾益腎等法,亦每需根據具體病情,有所側重地結合運用。胃爲陽土,喜潤而惡燥,既忌溫燥之品以劫胃陰,又忌苦寒之屬以傷胃陽,還忌滋膩之劑以滯胃氣,投藥當以清潤和降爲順,步步應以“顧胃氣”爲主。胃氣一振,則化源充足,諸髒皆得其養,於是重病可以轉輕,危病可以轉安,甚至僥倖而愈。若胃氣一絕,則諸藥罔效,勢必不救,醫者所宜深慎。然而本病多與飲食情志有關,至於精神的安慰與飲食的調攝,對於配合治療,提高療效,很有必要,臨牀亦不可忽視。

噎膈初起爲吞嚥困難,尤其是固體食物,雖勉強嚥入,亦必阻塞不下,隨即吐出,甚則吐出物如赤豆汁。逐漸發展,則胸膈疼痛,全身消瘦,面容憔悴,精神衰憊。

在辨證方面,首先應察其虛實。實者係指氣、血、痰三者互結於食道,虛者系屬津血之日漸枯槁。由於病期太長,故往往由實轉虛,由氣及血,而治法亦當權衡其虛實之程度,與氣、血、痰鬱結之微甚,適當加以處理。初期以標實爲主,根據氣結、痰阻、血瘀的不同,分別進行治療,但均需加入滋陰養血潤燥之品;後期以本虛爲主,應根據津血枯涸及陽氣衰弱的程度,給予不同治療。

痰氣交阻/痰氣阻膈

噎膈·痰氣阻膈證(dysphagia with syndrome of phlegm-qi blocking diaphragm[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痰與氣結,阻膈不通,以吞嚥梗塞,胸脘痞滿,或疼痛,噯氣、呃逆,或泛吐痰涎,口乾咽燥,大便艱澀,形體日漸消瘦,病情可隨情緒變化而增減,舌偏紅,苔薄膩,脈弦滑等爲常見症的噎膈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症狀

吞嚥梗阻,胸膈痞悶,情志舒暢時可稍減輕,口乾咽燥,舌質偏紅,苔薄膩,脈弦滑。

證候分析

痰氣交阻,食道不利,則吞嚥困難,胸膈痞滿,遇情緒舒暢則病證稍可減輕者,此屬氣結初期特徵。氣結津液不能上承,且鬱熱傷津,故口燥咽乾。舌質偏紅,脈弦滑,爲氣鬱痰阻,兼有鬱熱傷津之象。

治法

開鬱,化痰,潤燥。

治療痰氣交阻型噎膈的方藥

用啓膈散[備註]啓膈散(《醫學心悟》):沙蔘、茯苓、丹蔘、川貝、鬱金、砂仁殼、荷葉蒂、杵頭糠爲主方。方中丹蔘、鬱金、砂仁殼化瘀利氣以開鬱;沙蔘、川貝、茯苓潤燥化痰以散結;荷葉蒂、杵頭糠化濁和胃以降逆。同時可加栝萎、陳皮以增加化痰力量。如津傷便祕,可配增液湯[備註]增液湯(《溫病條辨》):玄蔘、麥冬、生地加白蜜以助生津潤燥之力。

津虧熱結

噎膈·津虧熱結證(dysphagia with syndrome of fluid insufficiency and heat binding[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津液虧虛,熱邪內結,以吞嚥梗澀而痛,飲水可下,食物難進,食後大部分吐出,夾有黏痰,形體消瘦,肌膚枯燥,胸背灼痛,口乾咽燥,欲飲涼水,脘中灼熱,五心煩熱,或潮熱盜汗,小便不利,大便祕結,舌紅幹,脈弦細而數等爲常見症的噎膈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症狀

吞嚥梗澀而痛,固體食物難入,湯水可下,形體逐漸消瘦,口乾咽燥,大便乾結,五心煩熱,舌質紅幹,或帶裂紋,脈弦細數。

證候分析

胃津虧耗,食道失於濡潤,故吞嚥時梗澀作痛,尤以進食固體食物爲甚。口乾咽燥,大便乾結,亦爲胃腸津虧熱結所致。如五心煩熱,形體消瘦,則已由化源告竭進而累及肝腎,肝血腎精交虧。舌質紅幹,或帶裂紋,脈弦細數,均屬津虧內熱之候。

治法

以滋養津液爲主。

治療津虧熱結型噎膈的方藥

五汁安中飲[備註]五汁安中飲(驗方):韭汁、牛乳、生薑汁、梨汁、藕汁加味。方以梨汁、藕汁、牛乳養胃生津,生薑汁和胃降逆,菲汁活血行瘀。並可加沙蔘、石斛、生地、熟地等,雙補胃腎之陰,以增加療效。用法宜少量多次,頻頻呷服,不可操之過急,以免泥胃不化。如腸中燥結,大便不通,可酌用大黃甘草湯[備註]大黃甘草湯(《金匱要略》):大黃、甘草,但宜中病即止,以免重傷津液。

瘀血內結/瘀血閉阻

噎膈·瘀血閉阻證(dysphagia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static blood[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瘀血阻膈,升降失常,以飲食難下,食入即吐,吐出物如赤豆汁,胸膈疼痛,肌膚枯燥,形體消瘦,舌紅有瘀點、紫斑,脈細澀等爲常見症的噎膈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症狀

胸膈疼痛,食不得下而復吐出,甚至水飲難下,大便堅如羊屎,或吐出物如赤豆汁,面色晦滯,形體更爲消瘦,肌膚枯燥,舌紅少津,或帶青紫,脈細澀。

證候分析

瘀血內結,阻於食道,因而痛有定所,食人即吐,甚至水飲難下。由於病久,陰血更傷,腸失潤澤,故大便乾結,堅如羊屎。倘絡傷滲血,則吐出物如赤豆汁。長期飲食不入,化源告竭,必形體更爲消瘦,肌膚枯燥,面色晦滯。舌紅或帶青紫,脈細澀,爲血虧瘀結之徵。

治法

滋陰養血,破結行瘀。

治療瘀血內結型噎膈的方藥

通幽湯[備註]通幽湯(《蘭室祕藏》):生地黃、熟地黃、桃仁泥、紅花、當歸、炙甘草、升麻爲主方。方中地黃、當歸滋陰養血,桃仁、紅花破結行瘀。甚者可加三七、乳香、沒藥、丹蔘、赤芍、五靈脂、蜣螂蟲之類以祛瘀通絡,海藻、昆布、貝母、栝萎以軟堅化痰。如服藥即吐,難於下嚥。可先服玉樞丹[備註]玉樞丹(《百一選方》):山慈姑、續隨子、大戟、麝香、腰黃、硃砂、五倍子;或用菸斗盛藥,點燃吸入,以開膈降逆,隨後再服煎藥。

氣虛陽微

噎膈·氣虛陽微證(dysphagia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and yang debility[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氣虛陽微,升降失常,以長期吞嚥受阻,飲食不下,面色晄白,精神疲憊,形寒氣短,面浮足腫,泛吐清涎,腹脹便溏,舌淡,苔白,脈細弱等爲常見症的噎膈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症狀

長期飲食不下,面色㿠白,精神疲憊,形寒氣短,泛吐清涎,面浮,足腫,腹脹,舌淡苔白,脈細弱。

證候分析

病情嚴重發展,由陰損及陽。脾胃之陽氣衰微,飲食無以受納和運化,津液輸布無權,放長期飲食不下,泛吐清涎,精神疲憊。面浮、足腫、腹脹,則爲脾腎俱敗,陽氣無以化津之象。面色㿠白,形寒氣短,舌淡苔白,脈細弱,亦屬氣微陽虛之徵。

治法

溫補脾腎。

治療氣虛陽微型噎膈的方藥

溫脾用補氣運脾湯[備註]補氣運脾湯(《統旨方》):人蔘、白朮、茯苓、甘草、黃芪、陳皮、砂仁、半夏曲、生薑、大棗,溫腎用右歸丸[備註]右歸丸(《景嶽全書》):熟地黃、山藥、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菟絲子、附子、肉桂、當歸、鹿角膠。補氣運脾湯用人蔘、黃芪、白朮、茯苓等補氣益脾爲主;半夏、陳皮、生薑等和胃降逆爲輔。並可加入旋復花、代赭石等以增強降逆止吐之力。右歸丸以熟地、山茱萸、當歸、枸杞等滋腎陰,又用鹿角膠、肉桂、附子、杜仲等溫腎陽,爲陰中養陽之法。噎膈至脾腎俱敗階段,一般宜先進溫脾益氣之劑,以救後天生化之源,待能稍進飲食與藥物,再以暖脾溫腎之方,湯丸並進,或兩方交替服用。

痰瘀互結

噎膈·痰瘀互結證(dysphagia with syndrome of intermingling of phlegm and static blood[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痰瘀內結,阻膈不通,以吞嚥梗阻,胸膈疼痛,食不能下,甚則滴水難進,進食即吐,泛吐黏痰,大便堅硬如羊屎,或吐下如赤豆汁,或便血,面色灰暗,形體羸瘦,肌膚甲錯,舌紅或帶青紫,苔幹少津,脈細澀等爲常見症的噎膈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噎膈的對症治療

鍼灸對功能性疾病的效果較好,對器質性的疾病也能緩解症狀[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49.

鍼灸治療:可取天突、膻中、足三裏、內關、膈俞、膈關、脾俞、胃俞等穴爲主[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49.。痰多加豐隆;胸膈痞滿加中脘、大陵;肢冷脈微加灸命門、關元;食物格拒不入者加灸中魁[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49.

噎膈後期出現衰竭症候者,當採用綜合治療[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49.

文獻摘錄

《靈樞·四時氣》:“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

《景嶽全書·噎膈》:“噎膈一證,必以憂悉思慮,積勞積鬱,或酒色過度,損傷而成。蓋憂思過度則氣結,氣結則施化不行。酒色過度則傷陰,陰傷則精血枯涸。氣不行則噎膈病於上,精血枯涸則燥結病於下。且凡人之髒氣,胃司受納,脾主運化,而腎爲水火之宅,化生之本,今既食飲停膈不行,或大便燥結不通,豈非運化失職,血脈不通之病乎?而運行血脈之權。其在上者,非脾而何?其在下者,非腎而何?矧少年少見此證,而惟中衰耗傷者多有之,此其爲虛爲實,概可見矣。”    ’

《醫學心語·噎膈》:“古方治噎膈,多以止吐之劑通用,不思吐,溼症也,宜燥;噎膈,燥症也,宜潤。經雲:三陽結謂之膈,結,結熱也。熱甚則物幹,凡噎膈症,不出胃脘幹槁四字。槁在上脘者,水飲可行,食物難入。槁在下脘者,食雖可入,久而復出。”

《臨證指南醫案·噎膈反胃》:“夫反胃乃胃中無陽,不能容受食物,命門火衰,不能燻蒸脾土。以致飲食入胃,不能運化,而爲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治宜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補土通陽以溫脾胃。”

飲食不得下,大便祕結者·噎膈

噎膈爲病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6.。見《嚴氏濟生方》卷二。噎膈指飲食不得下,大便祕結者[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6.。《醫學入門》卷五:“飲食不下而大便不通,名膈噎。”

反胃·噎膈

噎膈爲病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6.。見《嚴氏濟生方》卷二。亦指反胃[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6.。《丹溪心法》卷三:“翻胃即膈噎,膈噎乃翻胃之漸。”

反胃,《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稱爲“胃反”,《聖惠方·治反胃嘔噦諸方》則稱爲“反胃”。其證是食入之後,停留胃中,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皆屬未經消化的食物。本病多因飲食不當,飲飽不常,或嗜食生冷,損及脾陽,或憂愁思慮,有傷脾胃,以致中焦虛寒,不能消化穀食,飲食停留,終至嘔吐而出。正如《聖濟總錄·嘔吐門》所說:“食久反出,是無火也。”如反胃日久,可導致腎陽亦虛,所謂下焦火衰,釜底無薪,不能腐熟水谷,則病情更爲嚴重。

反胃的症狀

食後脘腹脹滿,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谷不化,吐後即覺舒適,神疲乏力,面色少華,舌淡苔薄,脈象細緩無力。

反胃的證候分析

中虛有寒,宿食停留不化,故食後脘腹脹滿,吐出宿谷,即覺舒適。由於久吐傷氣,食物又不能生化精微,故神疲乏力,面色少華。舌淡苔薄,脈象細緩無力,乃脾胃虛寒之徵。

反胃的辨證治療

反胃有虛實之分[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6.。《金匱翼》卷三:“噎膈之病,有虛有實。實者或痰或血,附着胃脘,與氣相搏,翳膜外裹,或復吐出,膈氣暫寬,旋復如初。虛者津枯不澤,氣少不充,胃脘乾癟,食澀不下。虛則潤養,實則疏瀹,不可不辨也。”根據病情不同,又有隔食、格氣、梅核膈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6.

治法

溫中健脾,降氣和胃。

治療反胃的方藥

用丁沉透膈散[備註]丁沉透膈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白朮、香附、人蔘、砂仁、丁香、麥芽、木香、肉豆蔻、神曲、炙甘草、沉香、青皮、厚朴、藿香、陳皮、半夏、草果。本方用人蔘、白朮、木香等以溫中健脾;砂仁、丁香、沉香、神曲、麥芽等以降氣和胃。吐甚者可加旋復花、代赭石等以鎮逆止嘔。

如面色㿠白,四肢清冷,舌淡白。脈沉細者,爲久吐累及腎陽亦虛。治宜益火之源,以溫運脾陽。用附子理中丸[備註]理中丸(《傷寒論》):人蔘、白朮、乾薑、炙甘草加吳茱萸、丁香、肉桂之類。

如脣乾口燥,大便不行,舌紅脈細者,是由久吐傷津,胃液不足,氣陰並虛之象。治宜益氣生津,降逆止吐,可用大半夏湯[備註]大半夏湯(《金匱要略》):半夏、人蔘、白蜜

因憂思而氣結生痰,交阻胸膈所致者,治宜解鬱化痰,可用五膈寬中散,香砂寬中丸,啓膈散等方[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6.

因酒色過度,腎陰虧損所致者,治宜滋補腎陰,可用六味地黃丸[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6.

因陰虛火旺,瘀熱交阻所致者,治宜養陰清火,活血化瘀,可用通幽湯,滋血潤腸丸[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6.

因津液枯槁所致者,宜生津益胃,可用麥門冬湯[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6.

因脾氣虧損所致者,治宜益氣健脾,可用補氣運脾丸[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2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