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俞穴 2015年05月06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五俞穴即五輸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87.

五輸穴爲經穴分類名。出《黃帝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指十二經在肘膝關節以下的井、滎、輸、經、合五個特定穴。其中井穴多在四肢末端,“主心下滿”,可治療神志昏迷;滎穴多在指(趾)掌(蹠)關節附近,“主身熱”;輸穴多在指(趾)掌(蹠)關節後方,“主體重節痛”;經穴多在腕踝關節附近,“主喘咳寒熱”。合穴多在肘膝關節附近,“主逆氣而泄”[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88.

十二經五輸穴表[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88.

經名\穴名\五輸名

少商

魚際

太淵

經渠

尺澤

大腸

商陽

二間

三間

陽溪

曲池

厲兌

內庭

陷谷

解溪

足三裏

隱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陰陵泉

少衝

少府

神門

靈道

少海

小腸

少澤

前谷

後溪

陽穀

小海

膀胱

至陰

通谷

束骨

崑崙

委中

湧泉

然谷

太溪

復溜

陰谷

心包

中衝

勞宮

大陵

間使

曲澤

三焦

關衝

液門

中渚

支溝

天井

竅陰

俠溪

足臨泣

陽輔

陽陵泉

大敦

行間

太沖

中封

曲泉

手三陰、手三陽五輸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88.

足三陰、足三陽五輸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88.

參見五輸配穴法:

五輸配穴法爲配穴法之一。指十二經脈所屬井、滎、輸、經、合五類腧穴的配伍應用方法,包括五腧穴主症配穴,子母補瀉,瀉南補北,大接經法,子午流注法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8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