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刺 2015年05月06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五十九刺指治療熱病的59個穴位。據《黃帝內經靈樞·熱病》載,五十九刺的穴位是百會、囟會、神庭、風府、啞門、廉泉、承漿等7穴;加商陽、關衝、少澤;少商、中衝、少衝;後溪、中渚、三間、少府、束骨、足臨泣、陷谷、太白;五處、承光、通天、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聽會、完骨;風池、天柱等左右共52穴,合前者爲59穴。《黃帝內經素問·水熱穴論》載熱病五十九俞,穴位與此有所出入[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82. 。《黃帝內經靈樞·熱病》:“所謂五十九刺者,兩手外、內側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間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頭入發一寸,傍三分,各三,凡六痏;更入發三寸,邊五,凡十痏;耳前後、口下者,各一,項中一,凡六痏;巔上一,囟會一,髮際一,廉泉一,風池二,天柱二。”據《類經》卷二十一張介賓注,本篇所載,與《黃帝內經素問·水熱穴論》的“熱病五十九俞”不同。張介賓注說:“考二篇之異同,則惟百會、囟會、五處、承光、通天、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等十八穴相合,其餘皆異。然觀本篇所言者多在四肢,蓋以寫熱之本也;《水熱穴論》所言者多隨邪之所在,蓋以寫熱之標也。”

參見熱病五十九俞:

熱病五十九俞 指治療熱病的59個穴位。據《黃帝內經素問·水熱穴論》載,這59個穴位是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後頂等5穴;加之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大杼、中府、缺盆、風門、氣衝、足三裏、上巨虛、下巨虛、雲門、肩髃、委中、橫骨、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等左右共54穴,合前者爲59穴。《黃帝內經靈樞·熱病》載“五十九刺”,穴位與此有所出入。對此明代醫家張介賓認爲,《黃帝內經靈樞》所言多在四肢,意在瀉熱之本;《黃帝內經素問》所言多隨邪之所在,意在瀉熱之標。[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6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