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王宏翰相關的文獻報道

相關文獻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王宏翰

王宏翰(?~1700?)爲清代醫家,字惠源,號浩然子。江蘇華亭(先世本河汾人,後卜居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曾遷居吳縣。博通儒理、天文等。受明末西方天主教教士傳人之西方性理學(主要是生理學)的影響,試圖將“格物致知”等儒家思想與西方醫學相融合,是我國接受西方醫學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著述很多,多數已佚,1688年撰《醫學原始》(存),其他如《古今醫史》、《四診脈鑑》、《幼科機要》、《古今醫籍志》、《傷寒纂讀》、《病機洞垣》、《本草性能綱目刊補》、《明醫指掌》等均佚。另有《性原廣嗣》疑爲王廷爵作,由王宏翰修改而成。適值西方醫學傳教士來華,王氏信仰天主教,且因母病,又攻讀醫學。常以儒家性理之說,結合西醫之學,互相發明,實較早期之中醫匯通派醫家,其所著頗多,於醫史、藥物、臨牀等方面,均有著述。其中《醫學原始》、《古今醫史》、《古今醫籍志》、《四診脈鑑大全》、《急救良方》、《方藥統例》、《本草性能綱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