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筋丸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藥典標準

中藥名稱

舒筋丸

拼音名

Shujin Wan

性狀

本品爲棕褐色的大蜜丸;味苦。

鑑別

(1) 項下的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爲粘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乙醇-環己烷-濃氨試液(9:3:3:0.4) 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茚三酮試液,在105℃烘約5 分鐘。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處方

馬錢子(調製) 80g 麻黃 80g 獨活 6g羌活 6g 桂枝 6g 甘草 6g千年健 6g 牛膝 6g 乳香(醋制)6g木瓜 6g 沒藥(醋制)6g 防風 6g杜仲(鹽制) 3g 地楓皮 6g 續斷 3g

製法

以上十五味,取馬錢子用砂燙法炮製,粉碎成細粉,照馬錢子含量測定方法測定士的寧含量後,以澱粉爲稀釋劑,調整其含量爲1.15%。
  其餘麻黃等十四味粉碎成細粉,與馬錢子細粉80g,配研,混勻,過篩。
  每100g粉末加煉蜜150~170g,製成大蜜丸,即得。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A)。

功能與主治

祛風除溼,舒筋活血。
  用於受風受寒,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行步艱難。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 丸,一日 1次。

注意

孕婦忌服。

規格

每丸重3g

貯藏

密閉,防潮。

中藥部頒標準

拼音名

Shujin Wan

標準編號

WS3-B-0152-89

處方

馬錢子(調製) 80g 麻黃 80g 獨活 6g 羌活 6g 桂枝 6g 甘草 6g 千年健 6g 牛膝 6g 乳香(醋制) 6g 木瓜 6g 沒藥(醋制) 6g 防風 6g 杜仲(鹽制) 3g 地楓皮 6g 續斷 3g

製法

以上十五味,取馬錢子用砂燙法炮製,粉碎成細粉,照馬錢子( 頁)含 量測定方法測定士的寧含量後,以澱粉爲稀釋劑,調整其含量爲1.15%。其餘麻黃等十 四味粉碎成細粉,與馬錢子細粉 80g,配研,混勻,過篩。每 100g粉末加煉蜜150~ 170g, 製成大蜜丸,即得。

性狀

本品爲棕褐色的大蜜丸;味苦。

鑑別

(1) 取本品 3g,剪碎,加濃氨試液2ml 使樣品溼潤,加氯仿20ml,超聲 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氯仿2ml 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士的寧 、馬錢子鹼分別加氯仿製成每1ml 各含1mg 的混合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 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爲粘 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丙酮-乙醇-濃氨試液(4:5:0.6:0.4) 爲展開劑,展 開,取出,晾乾,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 ,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 取鹽痠麻黃鹼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 含0.5mg 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

鑑別

(1) 項下的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各 10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爲粘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乙醇-環 己烷-濃氨試液(9:3:3:0.4) 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茚三酮試液,在105 ℃烘約5 分鐘。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A)。

功能與主治

祛風除溼,舒筋活血。用於受風受寒,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行 步艱難。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 丸,一日 1次。

注意

孕婦忌服。

規格

每丸重 3g

貯藏

密閉,防潮。

《魏氏家藏方》卷八

方名

舒筋丸

組成

天麻半兩,白附子(炮)半兩,當歸(去蘆,酒浸)半兩,川烏頭(炮,去皮臍)半兩,宣木瓜半兩,防風(去蘆)半兩,全蠍7個(用薑汁略浸過),乳香(別研)1分,沒藥(別研)1分,川椒(去目,炒出汗)1分,肉桂(去粗皮)1分。

主治

血弱氣虛,風溼乘之,筋脈不舒,頸項緊痛,不能轉側,連耳皆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加至50丸。黑豆酒送下,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酒煮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普濟方》卷一八六

方名

舒筋丸

組成

海桐皮2錢,天麻2錢半,大瓜蔞2錢半,防風2錢半,虎骨2錢半,牛膝2錢半,沉香1錢半,木香2錢,當歸1錢,乳香3錢,沒藥2錢,血竭2錢,甜瓜子半兩,楮實1錢半,自然銅1錢,肉桂1錢半。

主治

筋痹,不能屈伸。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細嚼,溫酒送下。未服藥,先飲酒半鍾。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彈子大。

用藥禁忌

忌熱物。

《普濟方》卷九十七

方名

舒筋丸

組成

大天南星(炮裂)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別研)1兩,山梔子(取仁,略炒)1兩,川烏頭(炮裂)半兩,自然銅1兩(大小燒酒內淬10數遍,研細,水飛過,淘,別研)。

主治

中風,手足筋急,開展艱難;婦人血風,攣卻手足。

用法用量

每服7-10丸,空心煎蔥白酒送下,1日2次。3-5日後,其身上如蟲行是效,未覺即加丸數。

製備方法

上爲末,入研者再拌勻,更用胡桃肉2兩,湯去黃皮,研爛拌勻,法酒煮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方名

舒筋丸

組成

川牛膝1兩,木香1兩,補骨脂(鹽炒)5錢,山甲(炙)5錢,杜仲(炒)5錢,熟地2兩,白芷5錢,山茱萸(炙)1兩,鑽地風5錢,澤瀉1兩,藁本1兩,馬錢子(炙去毛)1兩,續斷5錢,蜈蚣1錢,全蠍5錢,厚朴(炙)5錢,鉤藤5錢,紅花5錢,當歸5錢,黑豆8兩,脂麻4兩,桂枝5錢,羌活5錢,獨活5錢,官桂5錢,秦艽5錢,狗脊(燙去毛)1兩,白朮(炒)1兩,千年健1兩,威靈仙1兩,何首烏(炙)1兩,川烏(炙)4兩,草烏(炙)4兩,土茯苓1兩,肉桂(去粗皮)5錢。

功效

舒筋活絡,追風散寒。

主治

受風受寒,肩背疼痛,腰痠腿痛,四肢麻木,步履艱難。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溫開水送下,1日2次。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每丸重2錢。

《楊氏家藏方》卷四

方名

舒筋丸

組成

當歸(洗,焙)、赤小豆(生用)、地龍(去土,炒)、甜瓜子、木瓜(去皮,切,焙)、威靈仙(去土)、白膠香(別研)、骨碎補(去毛)、海桐皮(去粗皮)、烏藥、草烏頭(去皮尖,炒)、五靈脂(炒)、蕓薹子(炒)各等分。

主治

寒溼在經絡,腰腳腫痛,行步艱難。

用法用量

每服15-20丸,空心、食前溫酒或鹽湯送下,1日2次。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酒面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朱氏集驗方》卷一

方名

舒筋丸

組成

蒼朮(削成塊子)1兩,川牛膝(去蘆頭,銼)1兩,肉蓯蓉(銼)1兩,木瓜(去瓤)1兩(並酒浸1宿,焙乾),虎脛骨1兩(酥炙),附子1兩半(炮,去皮臍),乳香(研)半兩,沒藥(研)半兩,官桂(不見火)半兩,血竭(研細)半兩。

功效

生陽消陰,疏風去溼。

主治

半身不遂,手足無力,皆由飲食起居失節,陽氣不斂,風邪所侵。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空心溫酒送下,1日2次。服之旬日,以手足輕,腳膝有力爲驗。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酒煮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用藥禁忌

可戒羊肉豬頭動風氣物。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