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散 2009年12月1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中藥部頒標準

別名/通用名

冰片散

拼音名

Shigao San

標準編號

WS3-B-0241-90

處方

石膏 60g 冰片 3g

製法

以上二味,石膏粉碎成細粉;將冰片研細,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 勻,即得。

性狀

本品爲白色的粉末;氣涼香,味辛。

鑑別

(1) 取本品約0?g,加水10ml振搖,濾過。濾液顯鈣鹽(附錄42頁)與 硫酸鹽(附錄43頁)的鑑別反應。

(2) 取本品 1g ,加乙醚 5μl 溶解,濾過,濾液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冰片對照 品,加乙醚製成每 1ml含 5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層析法(附錄37頁)試 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 ,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已烷-醋酸乙脂? (85:5∶15)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 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 105℃烘至斑 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

除水分不檢查外,其他應符合散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4頁)?

功能與主治

清熱祛火,消腫止痛。用於胃火上升引起的牙齒疼痛;口舌糜爛 牙齦出血。

用法與用量

取藥粉少許,敷患處。

注意

忌食辛辣食物。陰虛火旺者忌用。

規格

每瓶裝 3g

貯藏

密封。

《聖惠》卷十七

組成

石膏2兩,麻黃2兩(去根節),黃芩1兩,桂心1兩,赤芍藥1兩,柴胡1兩(去苗)。

主治

熱病1日,頭痛壯熱。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大盞,加蔥白5寸,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不拘時候熱服,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儒門事親》卷十二

組成

石膏1兩,人蔘(去蘆)半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

暑病;熱嗽。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新水、蜜水調下;生薑湯亦可。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仙拈集》卷四

組成

石膏(煅)1兩,豬毛(燒存性)1兩。

主治

湯火瘡。

用法用量

香油調搽。

製備方法

上爲末。

《聖惠》卷十三

組成

石膏1兩,赤芍藥3分,川大黃2兩(銼,微炒),川升麻3分,甘草1分(炙微赤,銼),柴胡1兩(去苗),木通1兩(銼),黃芩3分,川樸消2兩。

主治

傷寒5-6日,壯熱頭痛,大便不通,小便赤。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以得利爲度。

製備方法

上爲散。

《聖惠》卷九

組成

石膏1兩,黃芩半兩,甘草1分(炙微赤,銼),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葛根半兩。

主治

傷寒5日,頭痛,口舌乾燥,煩渴欲飲。

用法用量

以水2大盞半,加竹葉3-7片,煎至1盞2分,去滓,分3次服,不拘時候溫服。

製備方法

上爲散。

《聖惠》卷五

別名

石膏湯

組成

石膏1兩,麥門冬1兩半(去心),柴胡1兩(去苗),犀角屑1兩,栝樓根1兩,地骨皮1兩,葛根10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主治

脾實熱,頭痛脅滿,煩悶或渴,脣口乾燥。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中盞,加竹葉2-7片,煎至6分,去滓,入蜜半合,生地黃汁2合,攪令勻,食後分2次溫服。

製備方法

上爲散。

附註

石膏湯(《聖濟總錄》卷四十四)。

《聖惠》卷十二

組成

石膏3分,牡蠣3分(燒爲粉),地骨皮半兩,白朮半兩,五味子半兩,黃耆半兩(銼),麻黃根半兩。

主治

傷寒,頭痛惡寒,虛汗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製備方法

上爲散。

《聖惠》卷十一

組成

石膏1兩,前胡3分(去蘆頭),柴胡3分(去苗),甘菊花3分,赤茯苓3分,赤芍藥3分,防風3分(去蘆頭),蔓荊子3分,黃芩1分,甘草3分(炙微赤,銼),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

主治

傷寒,心胸壅悶,潮熱頭痛,肢節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製備方法

上爲散。

《聖惠》卷十五

組成

石膏6兩,葛根(銼)2兩,百合2兩,赤勺藥2兩,貝母(煨令微黃)2兩,桔梗(去蘆頭)2兩,川升麻2兩,栝樓根2兩,梔子仁1兩。

主治

時氣壯熱,頭痛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蔥白2莖,豉50粒,煎至5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聖惠》卷六十九

組成

石膏2兩,羌活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桑根白皮3分(銼),赤茯苓3分,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赤芍藥3分,芎藭3分,黃芩3分,當歸3分(銼,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柴胡1兩(去苗),羚羊角屑半兩,酸棗仁半兩(微炒),甘菊花半兩。

主治

婦人風眩頭疼,心神悶亂,肩背四肢煩疼,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10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聖惠》卷三

組成

石膏2兩,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黃芩1兩,麥門冬1兩(去心),前胡1兩(去蘆頭),甘菊花1兩,地骨皮1兩,羚羊角屑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

主治

肝臟垂熱,上攻頭目不利,心煩口乾。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食後溫服。

製備方法

上爲散。

用藥禁忌

忌炙煿。

《衛生主鑑》卷九

別名

芎芷散

組成

川芎、石膏、白芷各等分。

主治

陽明風熱頭痛,目痛鼻幹,惡熱;孕婦乳房結核。

用法用量

每服4錢,熱茶清調下。

製備方法

上爲末。

附註

芎芷散(《保命歌括》卷二十九)。

《普濟方》卷七十

組成

石膏、細辛、柳根各等分。

功效

除腐氣,牢牙。

用法用量

搽牙。

製備方法

上爲末。

《普濟方》卷四十四引《經驗方》

組成

麻黃(去根節)1兩,石膏1兩,何首烏半兩,乾薑7錢半,川芎1兩。

主治

頭疼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1盞,加生薑3片,同煎至7分,去滓,稍熱服。極者3服必效。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症因脈治》卷一

組成

石骨、川芎、白芷、葛根。

主治

外感頭痛。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