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石耳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石耳

概述石耳爲地衣植物門植物,因其形似耳,並生長在懸崖峭壁陰溼石縫中而得名,體扁平,呈不規則圓形,上面褐色,背面被黑色絨毛。石耳含有高蛋白和多種微量元素,是營養價值較高的滋補食品,是一種稀有的名貴山珍。黃山的石耳被稱“黃山三石”之一。我國南方、西南及陝南山區均產,爲著名的“廬山三石”之一(另二石爲石雞、石魚)。石耳的別名巖耳、石菌、石花、巖菇、臍衣、石壁花、石木耳《全國中草藥彙編》:石耳拼音名Shíěr別名石壁花、地耳、石木耳來源地衣類石耳科石耳屬植物石耳GyrophoraesculentaMiyshi,以葉狀體入藥。四季可採,曬乾。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熱止血,止咳化痰。用於吐血,衄血,崩漏,膀胱炎,腸炎,痢疾,支氣管炎。外用治毒蛇咬傷,燒燙傷。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研末調服患處。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華本草》:石耳出處出自1.《日用本草》。2.《粵志》:韶陽諸洞多石耳,其生必於青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