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陽湯 2009年12月1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辨證錄》卷二

組成

人蔘1錢,蔓荊子1錢,半夏1錢,黃耆2錢,白朮5錢,甘草5分,白芍3錢,川芎3錢,升麻6分,白芷3分。

主治

氣弱之人,陽氣不能隨春氣上升於頭,遇春而頭痛,晝夜不得休息,昏悶之極,惡風惡寒,不喜飲食。

用法用量

水煎服。

《證治匯補》卷一

組成

羌活、藿香、蒼朮、蘇葉、厚朴、陳皮、幹葛、生薑。

主治

夏月感寒證。

各家論述

《醫略六書》:避暑求涼,風寒外束,抑遏暑邪,故身熱,腹痛,吐瀉交作焉。羌活散太陽之寒,葛根散陽明之暑,蘇葉散肌表之風,蒼朮燥太陰之溼,厚朴疏利腹中,陳皮調和胃氣,甘草緩中,生薑散表,藿香快胃氣以散暑邪也。俾風寒外解則暑邪亦散,而身熱痛瀉有不愈者乎?此昇陽疏利之劑,爲身痛熱瀉之專方。

附註

《醫略六書》有甘草六分。其它各藥用量:羌活錢半,葛根錢半,蘇葉錢半,蒼朮錢半(炒),厚朴錢半(制),陳皮錢半,藿香三錢,生薑三片。用法:水煎去滓,溫服。

《雜病源流犀燭》卷九

組成

連節麻黃8錢,防風8錢,蒼朮1兩半,炙甘草5錢。

主治

陽蹻癇證,晝日發作者。

用法用量

空心服。

《傷寒全生集》卷四

組成

人蔘、當歸、麥冬、五味子、白朮、甘草。

主治

傷寒因汗下致虛,大便自利,逆冷,諺語,撮空,循衣摸牀,脈小者。

用法用量

加生薑,入金首飾,水煎服。

加減

瀉不止,加豬苓、木通、肉果;身不熱,口不渴,瀉利,脈沉,足冷者,加姜、附、白朮、升麻少許;若身有熱,口燥渴者,加柴、芩、知母。

《仙拈集》卷二

組成

人蔘1錢,黃耆1錢半,川芎1錢半,當歸1錢半,升麻5分。

主治

氣虛脫肛。

用法用量

水2碗,煎8分,食前服。

加減

血虛,加白芍、地黃;血熱,加炒黃柏;虛熱,加炒乾薑。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