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黃飲子 2009年12月1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生地黃飲子

別名

生地黃湯(《聖濟總錄》卷九)。

處方

生地黃汁250毫升 竹瀝250毫升 荊瀝250毫升 防風15克(去蘆、頭)附子15克(炮裂,去皮、臍)羌活30克

製法

上藥銼細。

功能主治

治癱緩風,手足不遂,言語謇澀,心神躁悶。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以汁、瀝等同煎至600毫升,去滓,不計時候,分三次溫服。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

《聖惠》卷十五

組成

生地黃3兩,玄蔘1兩,赤茯苓1兩,麥門冬1兩,犀角屑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主治

時氣,心膈大熱煩悶,言語失度。

用法用量

每服半兩,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細銼,和勻。

《醫統》卷八十八

組成

生地2錢,赤芍2錢,羌活1錢,當歸1錢,甘草2分。

主治

小兒生下滿身面目俱黃,狀如金色,面赤身熱,眼閉不開,大便不通,小便如梔汁,滿身生瘡。

用法用量

用燈心煎湯服。產婦亦宜服,抹少許入兒口內。

製備方法

上爲極細末。

《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組成

人蔘1錢,黃耆1錢,生地1錢,熟地1錢,金石斛1錢,天冬1錢,麥冬1錢,枳殼1錢,枇杷葉1錢,澤瀉1錢,甘草5分。

主治

消癉。

《證治匯補》卷二

組成

生地、熟地、天門冬、麥門冬、黃耆、甘草、銀柴胡、黃芩、地骨皮、白芍藥。

功效

扶元退熱。

主治

氣虛血熱,潮熱,吐衄,脈弦數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各家論述

《醫略六書》:氣虛血熱,不能攝火,而經氣疏泄,血不得歸經,故吐血、衄血,潮熱不止焉。生地滋陰壯水以涼血,熟地補血益陰以濟火,麥冬清心潤燥,天冬潤燥益陰,黃耆補既傷之氣,蜜炙能禁疏泄之血,黃芩清燥熱之火,炒黑能止吐衄之血,地骨皮除蒸熱,炙甘草緩虛陽,銀柴胡解陰分之熱,白芍藥斂熱傷之陰。俾熱退陰藏則潮熱自解,而經氣清和,吐衄無不止矣。此扶元退熱之劑,爲氣不攝火吐衄之專方。

《醫略六書》卷二十八

組成

生地5錢,阿膠3錢(蒲黃灰炒),白芍1錢半(炒),麥冬3錢(去心),地榆3錢(炒黑),茯神2錢(去木),小薊根3錢。

主治

孕婦尿血,脈虛數者。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

胎熱傷陰,經血暗滲,故尿血不止,胎孕不安焉。生地滋陰涼血以資血室,阿膠補陰益血以護胎元,麥冬清心潤肺,白芍斂陰止血,茯神安神定志,地榆涼血澀血,小薊散瘀涼血以上溺血也。水煎,溫服,使陰血內充,則胎熱自化而經氣完夏,經血無妄行之患,何溺血之有不止者?胎孕無不自安矣。

《證治匯補》卷五

組成

人蔘、生地、熟地、麥冬、天冬、石斛、五味子、甘草、枇杷葉、茯苓。

功效

滋培潤燥。

主治

下焦虛火上炎,消渴,脈虛數者。

加減

小便不利,加茯苓。

各家論述

《醫略六書》:下焦虛火上炎、肺金受爍,不能分佈津液上潮,故消渴不止。生地滋陰壯水以制虛火,熟地滋腎補陰以濟心陽,天冬益陰潤肺,麥冬潤肺涼心,人蔘扶元生水,甘草瀉火生金,五味子收肺氣之耗散,枇杷葉平肝氣之上逆,石斛益陰以除虛熱。水煎,溫服,使腎水內充,則虛陽自潛而陰精無不上奉,何消渴之不瘳哉!小便不利,加茯苓,乃水出高源,源流並澤以上潮,何消渴之有?此滋培潤燥之劑,爲陰虛消渴之專方。

《聖惠》卷二十

別名

生地黃湯

組成

生地黃汁1中盞,竹瀝1中盞,荊瀝1中盞,防風半兩(去蘆頭),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羌活1兩。

主治

癱緩風,手足不遂,言語謇澀,心神躁悶。

用法用量

以汁瀝等同煎至2中盞,去滓分溫3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銼細。

附註

生地黃湯(《聖濟總錄》卷九)。

《聖惠》卷十八

組成

生地黃2兩(切),川升麻1兩,玄蔘1兩,川大黃1兩(生用),柴胡2兩(去苗),貝母1兩(爆令微黃),麥門冬1兩(去心),百合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

主治

熱病,毒氣攻肺,咳嗽,喉中生瘡。

用法用量

每服半分,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入蜜1小匙。更煎1沸,放溫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銼細。

《西塘感證》卷中引海藏方

組成

生地、熟地、枸杞、地骨皮、黃耆、白芍、天冬、黃芩、甘草、枳殼、防風。

主治

感證勞復,微挾風寒與食。

《聖惠》卷三十一

組成

生地黃2兩,柴胡1兩(去苗),蔥白5寸(切),香豉半合,甘草半兩(生用),生薑半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地骨皮半兩,赤芍藥半兩。

主治

骨蒸勞熱,四肢疼痛,小便赤黃。

用法用量

每服半兩,以童便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銼細,和勻。

《聖惠》卷五十五

別名

生地黃湯

組成

生地黃2兩,淡竹葉20片,大麥半合,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主治

心黃。

用法用量

每服半兩,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銼細,和勻。

附註

生地黃湯(《普濟方》卷一九六)。

《聖惠》卷七十九

組成

生地黃汁1中盞,童便1中盞,當歸1兩(銼),生薑汁1合,酒1中盞。

主治

產後卒血氣上攻,心胸煩悶,口乾壯熱,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上藥搗和,煎5-7沸,去滓,不拘時候,溫服1小盞。

《聖惠》卷八十

組成

生地黃汁2合,生益母草汁2合,生藕汁2合,雞子白2枚,童便1合。

主治

產後血運,心煩悶亂,恍惚如見鬼神。

用法用量

上藥相和,微煎2-3沸,下雞子白,攪令散,分溫3服。

《聖惠》卷八十三

組成

生地黃汁3合,竹瀝3合,獨活3分(末)。

主治

小兒中風,面引口偏,身體拘急,舌不能轉。

用法用量

上藥相和,煎至4合,去滓,不拘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