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腸湯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處方

麻子仁4.5克(研細,用水浸,濾去皮,取濃汁)脂麻6克(微炒,研,用水浸,取濃汁)桃仁(湯浸,去皮、尖,麩炒黃熟,研如泥)30克 荊芥穗(搗末)30克

功能主治

潤燥滑腸。治大便祕澀,連日不通。

用法用量

上藥煎數沸,人鹽少許,如煎茶,煎時不宜過久,恣意飲之,以利爲度,空腹時服。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四

《玉案》卷五

方名

潤腸湯

組成

當歸1錢2分,桃仁1錢2分,棗仁1錢2分,生地1錢2分,杏仁1錢2分,青皮。

主治

產後大腸枯燥,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水煎,臨服加生蜜5錢調服。

附註

方中青皮,用量原缺。

《古今醫鑑》卷八

方名

潤腸湯

組成

蜂蜜1兩,香油5錢,樸消1撮。

主治

虛人、老人大便祕結。

用法用量

上合1處,水1鍾,煎數沸,溫服。

《回春》卷四

方名

潤腸湯

組成

當歸、熟地、生地、麻仁(去殼)、桃仁(去皮)、杏仁(去皮)、枳殼、厚朴(去粗皮)、黃芩、大黃各等分,甘草減半。

主治

大便閉結不通,爲實熱燥閉者。

用法用量

水煎,空心熱服。大便通即止藥,不能多服,如修合潤腸丸,將藥加減各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心白湯吞下。

加減

發熱,加柴胡;腹痛,加木香;血虛枯燥,加當歸、熟地、桃仁、紅花;風燥閉,加郁李仁、皁角、羌活;氣虛而閉,加人蔘、郁李仁;氣實而閉,加檳榔、木香;痰火而閉,加瓜蔞、竹瀝;因汗多,或小便去多,津液枯竭而閉,加人蔘、麥門冬;老人氣血枯燥而閉,加人蔘、鎖陽、麥門冬、郁李仁,倍加當歸、熟地、土地,少用桃仁;產婦去血多,枯燥而閉,加人蔘、紅花,倍加當歸、熟地,去黃芩、桃仁。

製備方法

上銼1劑。

用藥禁忌

切忌辛熱之藥。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