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蔘 2010年04月02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人蔘,五加科。多年生草本,高30~60釐米。肉質根圓柱形或紡錘形,頂端有根莖,下端常分叉。掌狀複葉輪生。傘形花序單個頂生。果實扁球形,鮮紅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喜冷涼溼潤氣候和斜射光及漫射光。人蔘以根入藥,根莖狀(參蘆)、葉、花、果實及種子也供藥用。因根如人形而得名。加名:黃參、血蔘、棒槌。

人蔘的產地

中國是人蔘栽培最早的國家。

人蔘原產中國、朝鮮及俄羅斯。分佈範圍在125°E-137°E,33°N-48°N。中國野生品種主產於東北長白山脈一帶,分佈在43°N-47°N。主產區爲吉林、遼寧及黑龍江三省。野生於中國東北深山中,遼寧和吉林有大量栽培。

人蔘的植物學形態

株高約60cm。主根肥大,肉質,圓柱狀;端部上生密紋,下部多分生側根,鬚根細長,上有多數疣狀物,俗稱珍珠疙瘩;根莖谷稱蘆頭;多爲馬牙形,俗稱馬牙蘆;莖直立,圓柱形,多爲紫色,少有綠色或紫綠色。葉輪生莖端,掌狀複葉;小葉近卵形,傘形花序單個頂生,花小,花萼綠色,花瓣淡黃綠色;雄蕊5枚;雌蕊1枚,子房下位,果實扁腎形,漿狀核果,初爲綠色,成熟時鮮紅色,少數呈黃色或橙黃色,每果內常有2粒種子,種子腎形,黃白或灰白色,千粒重一般爲25-35g,三年生開花結果,花期6月,果期7月至8月。4-5年生爲採適期,每株結果實40-70個;種子60-90粒。

人蔘的栽培

屬溫帶植物,喜溫或冷涼溼潤氣候。在年平均氣溫2.4-13.9℃、≥10℃積溫1800-3800℃、年降水量500-2000mm的氣候條件下均可栽培,對氮、磷、鉀吸收比例爲2:0.5:3;喜富含有機質、通透性良好的土壤,忌連作,喜微酸性土壤,pH4.5-5.8時生育最好,pH6.5以上對人蔘生育不利。

栽培技術 人蔘有直播法:播種後不移栽,連續生長4-6年收穫。生育期間,間、疏苗1-2次。移栽法:播種育苗後多數移栽1次,6年收穫。選背風向陽、土壤肥力高、通氣透水良好、灌水和運輸方便的地塊。播種地宜選土質肥活,栽參地宜選砂質壤土。播栽頭年清理場地,多次耕耙使土壤熟化,消除雜物,休閒一年,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和過磷酸鈣,提高土壤肥力,並施入農藥,消滅病、蟲。東北地區一般畦向正南並可適當偏東或偏西一定角度,或東偏南25°-30°,畦高25-30cm,畦面寬1-1.5m,畦長20-30m,作業道寬0.5-2.0m。

點播,行株距5×4cm,覆土3-4cm,於4月下旬至5月中旬出苗,1-3年後移栽,春栽或秋栽,以秋栽爲主。春栽4月中下旬進行,宜於越冬芽萌發前栽完。秋栽10中下旬進行,宜於土壤封凍前栽完。隨起、隨選、隨栽。選無病壯苗分等級栽植。一般行距15-30cm,株距6-12cm;平栽或斜栽,覆土5-9cm。

病害:①侵染性病害中國發生的有疫病Phytophthora cacorum、猝倒病Pythium debaryanum、黑黴病Rhizopus nigricans、白絹病Sclerotium rolfsii、黑斑病Alternaria panax、鏽腐病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蛇眼病Phyllosticta panax、炭疽病Colletotrichum panacicola、灰黴病Botrytis cinerea等。

②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有凍害(俗稱緩陽凍)、紅皮、燒須、莖葉日燒、主根裂、藥害及乾燥病等。

蟲害:螻蛄、蠐螬、金針蟲及地老虎發生普遍,爲害嚴重;草地螟、夜盜蟲、螟蟲、粉桑介殼蟲、象鼻蟲及根瘤線蟲偶有發生。

獸害:主要有鼢鼠、花鼠、野鼠及雉雞等。

人蔘的功用

人蔘有黃酮甙(Panasenoside)、揮發油類、生物鹼類、多肽類、氨基酸類、單糖類、澱粉、果膠及多種維生素等。藥理有抗疲勞作用,增強機體的非特異性抵抗力,調節神經、心血管及內分泌系統,促進機體物質代謝、蛋白質和核酸的合成,提高腦力、體力活動能力和免疫功能。

甘苦、微涼;熟;甘、溫。有補氣救脫、益心復脈、安神、生津、補肺、健脾等功能。對於治療心血管疾病、胃和肝臟疾病、糖尿病、不同類型的神經衰弱症、各種精神病、陽痿及某些癌症等均有較好療效;亦是一種滋補強壯藥。

人蔘根、莖、葉、花、果除藥用外,均是輕工業重要原料,加工產品如人蔘煙、酒、糖、茶、晶(花晶)及化妝品等。地上部總皁甘含量比參根高,更是提取加工各種製劑的極好原料。

人蔘是中國一類保護植物。根味甘、微苦、性溫,具有調氣養血、安神益智、生津止咳、滋補強身之功效,被譽爲“百草之王”。主要含10多種人蔘皁甙,以及人蔘快醇、β-欖香烯、糖類、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等。人蔘又分爲園參(栽培)和野山(野生)參,園參的藥效遠不及野山參。園參通常於栽培5~6年後採挖,洗淨曬乾稱生曬參;經沸水浸燙後,浸於糖中,再曬乾,稱糖參或白參;除去側根、細根,蒸熟曬乾或烘乾稱紅參;細根稱參須。人蔘通常以支大、蘆長、皮細、色嫩黃、紋細密、飽滿、漿水足、無破傷者爲好,並以野山參爲名貴。人蔘葉中也含有與根相同的皁甙,有生津祛暑、降虛水、解酒作用;人蔘花泡茶有興奮作用;人蔘果加工成的人蔘膏是一種高級滋補品。商品人蔘常見的還有高麗蔘,產於朝鮮;西洋參,與人蔘屬不同種,產於美國北部和加拿大,中國廬山等地有引種,其皁甙種類和人蔘略有差異,性涼,有滋陰退熱,補肺養胃之功效。

人蔘的藥典標準

中藥名稱

人蔘

拼音名

Renshen

英文名

RADIX GINSENG

來源

本品爲五加科植物人蔘Panax ginseng C. A. Mey.的乾燥根。
  栽培者爲“園參”野生者爲“山參”。
  多於秋季採挖,洗淨;園參經曬乾或烘乾,稱“生曬參”;山參經曬乾,稱“生曬山參”。

性狀

生曬參 主根呈紡錘形或圓柱形,長3~15cm,直徑1~2cm;表面灰黃色,上部或全體有疏淺斷續的粗橫紋及明顯的縱皺,下部有支根2~3條,並着生多數細長的鬚根,鬚根上常有不明顯的細小疣狀突起。
  根莖(蘆頭)長1~4cm,直徑0.3~1.5cm ,多拘攣而彎曲,具不定根(丁)和稀疏的凹窩狀莖痕(蘆碗)。
  質較硬,斷面淡黃白色,顯粉性,形成層環紋棕黃色,皮部有黃棕色的點狀樹脂道及放射狀裂隙。
  香氣特異,味微苦、甘。
  生曬山參 主根與根莖等長或較短,呈人字形、菱形或圓柱形,長2~10cm;表面灰黃色,具縱紋,上端有緊密而深陷的環狀橫紋,支根多爲2 條,鬚根細長,清晰不亂,有明顯的疣狀突起,習稱“珍珠疙瘩”。
  根莖細長,上部具密集的莖痕,不定根較粗,形似棗核。

鑑別

(1) 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爲數列細胞。
  皮層窄。
  韌皮部外側有裂隙,內側薄壁細胞排列較緊密,有樹脂道散在,內含黃色分泌物。
  形成層成環。
  木質部射線寬廣,導管單個散在或數個相聚,斷續排列成放射狀,導管旁偶有非木化的纖維。
  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
  生曬參粉末淡黃白色。
  樹脂道碎片易見,含黃色塊狀分泌物。
  草酸鈣簇晶直徑20~68μm,棱角銳尖。
  木栓細胞類方形或多角形,壁薄,細波狀彎曲。
  網紋及梯紋導管直徑10~56μm。
   澱粉粒甚多,單粒類球形、半圓形或不規則多角形,直徑4~20μm,臍點點狀或裂縫狀;復粒由2~6分粒組成。
  (2)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5ml,振搖5 分鐘,濾過。
  取濾液少量,置蒸發皿中蒸乾,滴加三氯化銻飽和的氯仿溶液,再蒸乾,顯紫色。
  (3) 取本品粉末1g,加氯仿40ml,置水浴上加熱迴流1 小時,棄去氯仿液,藥渣揮幹溶劑,加水0.5ml 拌勻溼潤後,加水飽和的正丁醇10ml,超聲處理30分鐘,吸取上清液,加氨試液三倍量,搖勻,放置分層,取上層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
  另取人蔘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
  再取人蔘皁甙 Rb1、Re、Rg1 ,加甲醇製成每1ml 各含2mg 的混合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厚500μm)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 10℃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 105℃烘數分鐘,分別置日光及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熒光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日光下顯相同的三個紫紅色斑點,紫外光燈(365nm) 下,顯相同的一個黃色和兩個橙色熒光斑點。

炮製

生曬參 潤透,切薄片,乾燥。
  生曬山參 用時粉碎或搗碎。

性味與歸經

甘、微苦,平。
  歸脾、肺、心經。

功能與主治

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
  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用法與用量

3~9g。

注意

不宜與藜蘆同用。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密閉保存,防蛀。

藥品說明書

適應症

能增強機體對各種有害因素的防禦能力,提高機體適應性,促進正常功能的恢復(例如人蔘既可使低血壓或休克狀態下的血壓升高,又可使高血壓恢復正常;既能阻止促皮質素(ACTH)引起腎上腺增生,又可阻止皮質激素引起腎上腺萎縮)。人蔘能調整大腦皮層功能紊亂。提高大腦的機能、和老年人智力及記憶力減退。

用量用法

口服:粉末、膠囊劑吞服、水煎劑、泡茶等服用,劑量1日3~4.5克分服。

注意事項

1.青年及兒童不易服用。 2.在醫師指導下選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