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風丸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御藥院方》卷五

方名

祛風丸

組成

車前子1兩,赤茯苓(去皮)1兩,木香1兩,檳榔1兩,枳殼(麩炒,去瓤)2兩,青皮(去白)2兩,陳皮(去瓤)2兩,半夏(湯洗)2兩,幹生薑半兩,大黃3兩,黑牽牛(生)6兩,皁角(燒存性)1兩。

功效

清膈化痰,降氣消谷,宣通蘊滯,調順三焦。

主治

痰飲。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食後生薑湯送下。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燒飯爲丸,如梧桐子大。

《聖濟總錄》卷十

方名

祛風丸

組成

沒藥(研)1兩,木鱉子1兩,防風(去叉)半兩,乳香(研)1分,血竭(研)半兩,烏頭(炮裂,去皮臍)1兩半,荊芥穗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五靈脂(研)2兩半。

主治

風,身體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熱酒送下。

製備方法

上9味,除研者外,爲細末,再和勻。用醇酒熬成膏,爲丸如雞頭子大。

《直指附遺》卷四

方名

祛風丸

組成

防風(去蘆)2兩,防己2兩,荊芥2兩,當歸(酒洗)2兩,川芎2兩,生地黃(酒洗)3兩,陳皮(去白)2兩,白朮(炒)2兩,桑寄生2兩,薏苡仁2兩,梔子仁1兩,牙皁2兩,何首烏2兩,川烏2個,白芍藥(酒炒)1兩半,羌活1兩半,獨活1兩半,黃芩(酒炒)1兩半,半夏(便煮)2兩,木瓜2兩,青藤2兩,牛膝(酒洗)2兩,沉香2兩,白豆蔻2兩,木香1兩,桂枝1兩,光烏(酒浸,去皮)2兩。

主治

歷節風。

用法用量

每日五更時用茶清送下70-80丸,少許時再服大補元丸。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酒打米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醫門補要》卷中

方名

祛風丸

組成

苦蔘、當歸、白蒺藜、熟地、羌活、獨活、靈仙、大胡麻、制首烏、蟬衣、火麻仁、天麻、紫浮萍、黑芝麻。

主治

赤白遊風。

製備方法

上爲末,白蜜爲丸服。

《聖濟總錄》卷一三六

方名

祛風丸

組成

槐牙(焙乾)1斤,皂莢牙(焙乾)1斤,苦蔘3兩,防風(去叉)1兩3分,羌活(去蘆頭)1兩3分,烏蛇1條(酒炙,去皮骨),使君子1兩半。

主治

一切癬、疥、癩瘡。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酒送下,夜蜜湯送下。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