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清溼化痰湯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清溼化痰湯

方名清溼化痰湯組成南星1錢(姜制),半夏1錢(姜制),陳皮1錢,茯苓1錢(去皮),蒼朮1錢(米泔浸),羌活1錢,片芩1錢(酒炒),白芷1錢,白芥子1錢,甘草3分,木香5分(另研)。主治溼痰流注經絡;關節不利,而致周身四肢骨節走注疼痛,牽引胸背,亦作寒熱,喘咳煩悶,或作腫塊,痛難轉例,或四肢麻痹不仁,或背心一點如冰冷,脈滑。用法用量加竹瀝、生薑汁同服。加減骨體痛甚及有腫塊作痛者,名曰痰塊,加乳香、沒藥、海石、樸消;頭項痛,加川芎、威靈仙;手臂痛,加薄桂,引南星等藥至痛處;腳痛,加牛膝、黃柏、防己、龍膽草、木瓜。製備方法上銼1劑。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