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氣促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氣促

氣促爲症狀名。呼吸短促。多屬虛證。《羅氏會約醫鏡》卷九:“促者,即經之所謂短氣者也。呼吸雖急而不能接續,似喘而無聲,亦不抬肩,勞動則甚,此腎經元氣虛也。蓋腎爲氣之根,主精髓而在下焦,若真陰虧損,則精不化氣,下不上交而爲促,治宜補之、溫之。”亦有因外邪、水飲等所致者。《類證治裁·喘症》謂呼吸促而不能續,似喘而無痰聲,其證有二:一屬支飲,症見短氣有微飲,治宜苓桂術甘湯、腎氣丸等方。一屬氣虛,症見氣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湯去茯苓加黃芪;腹中氣不轉者,倍甘草;肺氣短促,倍人蔘,加白芍。若失血後陰火上乘,短氣不足以息,或腎虛發熱唾痰者,生脈散加當歸、黃芪、生地。參見短氣、外感短氣、內傷短氣、真元耗損喘:短氣爲症狀名。見《黃帝內經靈樞·癲狂》。指呼吸短促,如不能接續。《醫宗必讀·喘》:“短氣者,呼吸雖急而不能接續,似喘而無痰聲。”有虛實之分。虛證常兼見形瘦神疲,聲低息微,頭眩乏力等症,多由體氣素虛或病後真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