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生物院-廣州醫科大學幹細胞轉化醫學中心成立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2014年12月24日,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與廣州醫科大學共建的“幹細胞轉化醫學中心”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揭牌。廣州生物院院長裴端卿、副院長侯紅明,廣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冉丕鑫、校長王新華,廣醫二院黨委書記鄭東昇、院長劉世明、黨委副書記趙海波等參加了揭牌儀式。

按照協議,廣州生物院負責技術支持,廣州醫科大學負責幹細胞成果的臨牀轉化和提供研究場所。中心地點設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雙方共同配置和利用現有科研及臨牀資源,促進基礎研究成果臨牀的應用轉化。

據瞭解,廣州生物院-廣州醫科大學幹細胞轉化醫學中心成立的建設目標旨在打造以幹細胞醫學轉化研究爲主的轉化醫學研究平臺,主要研究方向有:全面開展幹細胞技術臨牀轉化研究、開展惡性腫瘤免疫細胞治療和開展多種疾病的基因診斷

幹細胞的基礎與臨牀轉化研究是當今生命科學研究中最受矚目的領域之一。近年國內北京、上海、合肥、大連等地依託高校、科研院所已先後成立了幹細胞轉化醫學相關研究機構。

裴瑞卿與王新華分別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裴瑞卿回顧了廣州生物院與廣州醫科大學的合作歷程。他指出,幹細胞作爲研究新興領域具有廣闊的前景和發展機遇,雙方藉助轉化醫學研究平臺,實現資源的共享,做到互惠共贏。冉丕鑫對中心的建設和發展充滿期望。他表示,幹細胞轉化醫學中心的成立,對雙方事業的長遠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將會推動基礎研究與臨牀應用的結合,既有利於推動科研工作,也造福人民羣衆的健康。

廣州生物院-廣州醫科大學幹細胞轉化醫學中心的建設目標旨在打造以幹細胞醫學轉化研究爲主的轉化醫學研究平臺。主要研究方向有:全面開展幹細胞技術臨牀轉化研究、開展惡性腫瘤免疫細胞治療和開展多種疾病的基因診斷

揭牌現場

簽署合作協議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