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醫生成功移植永久人工心臟

歷史事件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巴黎法新電)美國和英國的醫生2000年9月8日宣佈,首次爲一名61歲的病人移植了一個革命型的永久人工心臟,這個只有拇指大的世界最小人工心臟將病人從死亡的邊緣救了過來。

這些醫生還說,用微型鈦金屬製成的人工心臟爲全世界千百萬慢性心臟病人帶來了希望。它是由世界第一個人造心臟 Jarvik 7的美國發明者羅柏·賈維克(Robert Jarvik)製造的,所以取名爲賈維克2000(Jarvik2000),它的組件包括一個體積如“C”型電池大小的泵,重約90克。

不過這個價值10萬美元(17萬新元)的小裝置並非取代人體心臟,實際上它只是附在心臟的左心室上。醫生們說,在6月20日於英國牛津進行的手術中,一個賈維克2000泵被植入病人的胸腔。醫生原本預計這個病人如果沒有心臟移植,只能活幾個星期。

在手術後的6個星期內,人工心臟維持了病人的身體循環功能,他的心臟和肝功能都獲得改善,通過一些鍛鍊活動,他將能夠重新開始正常生活。

手術後的病人沒有出現心力衰竭症狀,他的血壓降低但沒有任何不良的反應,而人工心臟血細胞的損害極小,幾乎微不足道。

由牛津拉德克利夫醫院韋斯塔貝領導的醫療小組,在星期六出版的《刺血針》雜誌上報告說:“一般來說,患有晚期心力衰竭而不適合移植手術的病人,醫療前景比較暗淡。我們的嘗試爲許多這樣的患者帶來了希望。”他們還說,這種小裝置“看起來適合於永久使用,爲移植手術和健康復原提供幫助”。.

自從1985年首次被使用以來,人工心臟的發展可說是一波三折。早期的裝置體積過大使用不便,人工泵會引起血栓,而病人與體外的機器通過管子相連,這又會造成感染。所以多年來人工心臟一直只作短期使用,幫助心臟病人維持生命直到接受心臟移植手術。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